維也納
維也納是個很複雜的城市,糾結了數百年的起落,從17世紀開始,隨著哈布斯堡家族的興盛,維也納逐漸成為歐洲舉足輕重的都會,而復古與創新,守舊與革命重複交替地塑造維也納容顏。
奧地利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對壘局面直到1683年,才讓歐根親王徹底擊退土耳其,而慶祝結束戰爭的奧地利展開第一段繁榮的歲月。這是維也納許多重要建築問世的新時代,這些以雕像、法式花園裝飾的華麗宮殿中,最著名的是英雄歐根親王的夏宮-貝維德宮、皇室的夏宮-麗泉宮、及答謝鼠疫結束的酬神教堂-聖卡爾教堂。
|
more... |
|
|
維也納市政廳
維也納市政廳建於1872年至1883年,弗蘭茲約瑟夫一世在眾多優秀建築師中挑選了德國建築師施密特負責設計。這座新哥德式建築高達99公尺,據說,是因為旁邊的感恩教堂高達100公尺,基於不能高過對上帝敬意的原則,所以矮了一公尺。不過,這座象徵市民意識高漲的哥德式建築在尖塔頂端加上一尊「市政廳鐵人」,高達3公尺4,似乎想展現出凌駕教會勢力的新時代來臨。
|
more... |
|
|
分離派會館
由1898年一群對抗舊派建築師與宮廷貴族的藝術家所建,主要由華格納的學生奧布裏希設計,它最大的特徵就是那顆金色的圓頂,由一片片金色的月桂葉組成。當時,曾遭保守勢力取笑為「鍍金的大白菜」,白色四方形的會館外牆淺浮雕花飾壁,立面飾有貓頭鷹與女妖美杜沙的頭像,三角楣上刻著分離派運動的主張-「每個時期都有它自己的藝術,藝術有它的自由」。
|
more... |
|
|
聖卡爾教堂
卡爾教堂是維也納最重要的巴洛克式建築,建於1713年,當時的奧皇卡爾六世為了感謝鼠疫結束酬神而建。
鼠疫流行時,卡爾六世曾立下重誓,要建立一所華麗的教堂,獻給制服鼠疫的聖人聖查理波洛美(St. Charles Borromeo),卡爾六世還公開競標,最後由當紅的設計師埃拉什父子(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取得設計這座教堂的榮譽,卡爾教堂耗時25年,風格相當多元化,正面是古希臘神廟的風格,在門口柱廊三角檐頂端的正是聖查理波洛美,兩個邊廂是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青色的圓頂類似中國的圓亭,最特別的是教堂兩旁的兩根凱旋柱,這兩根柱子上縷刻著聖查理波洛美的一生行蹟。
|
more... |
|
|
百水公寓
這排怪怪的公寓被維也納人暱稱為「保齡球木瓶房子」,它以不規則的線條區分,卻又奇異地整齊排列,而每一層樓都漆上不同的顏色,還有不規則大小的窗戶,最怪的是,公寓頂樓還有一個阿拉伯式的圓頂,裡面的建築也是起伏不平,不過,你沒有機會一探究竟,因為裡面都有人居住,現在居住於此的多是藝術家,別擔心!公寓的對面有一個仿的公寓內部建築,全部是紀念品店與餐廳,你可以體驗一下彎彎曲曲、起伏不定的地面。
|
more... |
|
|
貝維德宮
貝維德宮分為上貝維德宮與下貝維德宮,中間以對稱、整齊的法式花園連接,這座宏偉典雅的宮殿是17世紀維也納最迷人的傑作,建築師希德布蘭特〈Hildebrandt〉是當時相當著名的庭園設計師,他與另一位建築師埃拉什〈Erlach's〉〈麗泉宮的設計師〉分廷抗禮,你可以在貝維德宮看到希德布蘭特的設計精華。
|
more... |
|
|
美泉宫/熊布朗宮
來參觀昔日茜茜公主的夏宮吧!巴羅克風格的建築以及迷人的園林風光、棕櫚屋、凱旋門和動物園吸引著我們。在這裏您可以度過一整天:隨個人語音導覽系統參觀皇宮中開放的房間,欣賞那些富麗堂皇的慶典大廳和華麗的房間,在迷宮花園中漫步。
美泉宮是皇家的昔日夏宮,是歐洲最美麗的巴羅克宮殿之一。哈布斯堡家族大多時間居住在這裏多不勝數的房間內,還有很多接待大廳。迎娶了美麗的茜茜公主的弗蘭茨約瑟夫皇帝1830年出生于美泉宮,1848-1916在位。他也在這裏度過了生命的最後歲月。
|
more... |
|
|
霍夫堡
無疑問地,霍夫堡絕對是環城大道上最閃耀的一顆珍珠,這裡就是統治奧匈帝國長達70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駐在地,是19世紀時牽動整個歐陸的重要據點。
這座華麗無匹的宮殿曾經見證過瑪麗亞特瑞莎女皇的繁榮盛世、約瑟夫二世的意氣風發及未代皇帝弗蘭茲約瑟夫由盛轉衰的悲涼無奈。最後,普羅平民的力量取代了王宮貴族,霍夫堡成為舊世界的遺物,現在,英雄廣場成了大眾的停車場,而弗蘭茲皇帝廣場也張起遮陽傘賣起咖啡來了。
|
more... |
|
|
艾森斯塔特
距離維也納南方約50公里的埃森施塔特,從1925年開始成為布爾根蘭省的首府。只有約1.2萬居民,讓它成為奧地利規模最小的首府。這座小而美的城市之所以為世人所認識,得要歸功於交響樂之父海頓,從市中心最主要的街道名稱,以及海頓博物館、海頓教堂,每年9月的海頓音樂節,更是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愛樂者共襄盛舉。
|
more... |
|
|
愛斯特哈澤宮殿
保羅‧愛斯特哈澤(Paul Esterházy)為了幫愛斯特哈澤家族尋找合適的居住地,於是建了這座融合了巴洛克時代及古典晚期的城堡目前有2/3的空間作為布爾根蘭省的辦公室使用,為了讓遊客可以一睹愛斯特哈澤的光榮時代,特地開放幾個還保留原狀的房間供參觀。
而行程中的高潮就是參觀海頓廳(Haydn Hall),並且在裡面欣賞一小段音樂會。海頓廳是海頓在此擔任宮廷樂師時經常演奏的場地,由於得到愛斯特哈澤的贊助,心無旁鶩的海頓,創作生涯在此地達到顛峰,許多知名的樂曲都是在這間大廳中首度公開演出。
|
more... |
|
|
瓦豪河谷
瓦豪地區指的是梅爾克到克雷姆斯這一段30公里的多瑙河流域。多瑙河由西向東緩緩向前流著,充滿神奇色彩的古堡和廢墟俯瞰著古老小鎮和村莊,一片片葡萄園連綿起伏——這就是這一地區的典型風景。擁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河沿風光:如畫的村落、令人深刻印象的修道院、充滿浪漫色彩的城堡廢墟和種滿優質葡萄的鬱鬱蔥蔥的小山。 瓦豪依山傍水,景致旖旎秀麗,在悠悠的歲月長河中,完好地保存了其原有的歷史舊貌。這裏的建築、居住區和土地的耕種,雖然隨著歲月逐漸發展演變,但依舊保存了基本的中世紀風貌,呈現出一派山與水,古老與現實相互映照的景象。
|
more... |
|
|
梅克修道院
年代超過900年的梅克修道院,是奧地利巴洛克建築的經典,建築師(Jakob Prandtauer)將這座多瑙河谷上最美麗的建築物,完美地與自然融合為一體,成為藝術上的傑作。 1908年開始,由城堡改建的修道院成為本篤會僧侶們修行的地方,並且成為當地教育與宗教的中心,在此他們宣揚並保存基督教的教義與文化。現在的梅克修道院,不僅僅是教育中心,也已經成為多瑙河地區最熱門的觀光景點,許多遊客特地到此地瞻仰鮮黃色的建築在多瑙河上的風采。
|
more... |
|
|
格拉茨市政廳
位於老城區中心廣場的市政廳是16世紀中期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 高高的連環走廊給人以莊嚴壯麗之感。院中一角有一個很別致的圓形大理石的噴水池,四周用5根美麗的青銅柱圍著,每根銅柱的柱腳都做成半人半山羊的形狀,共同支撐著一座雕刻精緻的青銅涼亭。
市政廳的歷史幾乎就是格拉茨逐漸成為奧地利第二大城市的演進歷史。1550年,當時的格拉茨市政府搬入了老城區廣場並建立了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同時這裏還是一座監獄;1803年這裏被一座更大的復古主義建築所取代;19世紀後期,隨著城市規模和人口的擴大,格拉茨重新設計並建立了市政廳,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和樣貌,最終完成於1893年。
|
more... |
|
|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
莫爾河畔的現代美術館為英國建築師彼得庫克的作品,以藍色的塑膠玻璃拼貼而成,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友善的外星人”(a friendly alien)。座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現實主義建築與紅頂尖塔的古堡、鐘樓所形成的強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經典的標誌景觀。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是彼得庫克“生物存在式建築”理念的體現和詮釋,與周圍傳統建築的視覺反差和突兀也使該館被形容為“城市怪獸”、“外星人入侵”,而不規則的前衛造型又被人們稱為是“有鰓的巨獸”、“毛毛蟲”等。
|
more... |
|
|
公爵府/彩繪之家
公爵府/彩繪之家是一棟掛滿了彩繪、壁畫的房子,在海仁大街的房屋中相當顯眼,15世紀時,哈布斯堡家族曾在這棟建築辦公,牆上的壁畫是1742年由畫家約翰梅爾繪製,所繪人物都是希臘羅馬神話諸神及各類傳說,還有窗櫺雕花等,都是當時流行的裝飾方式。
公爵府正面牆上的眾神畫像分三個等級:最低層、最接近民眾的有酒神、工藝之神和女灶神;中間部分有太陽神、冥王神和眾神之王Jupiter;最頂層的有商旅之神、戰神、戰爭藝術之神和藥神。此外,整棟建築牆面的壁畫有大概220平方米之多,充滿了許多神話傳說等,這棟建築在奧地利獨一無二,相當珍貴。
|
more... |
|
|
城堡山
從老城區拔地而起的城堡山及矗立其上的大鍾已經成了格拉茨的象徵,登城堡山眺望老城區風光是到格拉茨遊覽的必須項目。
城堡山高437米,乘纜車或步行都可以上去。登山遊覽主要有三種方式:想輕鬆一點可以選擇搭2分鐘直達山頂的索道電纜車;更快的是搭乘透明電梯,半分鐘直達山上;最後,還可以沿著山壁打造的石梯——克裏斯小道,走完260階上山。建議搭索道或電梯上山,再走石階下來。下山同樣有三種選擇:乘電梯下山;從克裏斯小道步行至山腰平臺;或者選擇一條浪漫幽靜的山間小路去往卡梅黎特廣場,然後向斯博特街方向前進,直到海仁街出口。
|
more... |
|
|
埃根博格城堡
格拉茨近郊有一座輝煌精緻的城堡——埃根柏格城堡,是約翰•烏爾裏希•馮•埃根柏格侯爵請義大利建築師,建造於1623年的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輝煌建築。
建築師將文藝復興時期人類對於天文地理及宇宙觀都精心地應用到這座宮殿的設計上。無論是天花板還是牆壁上,畫的都是生肖動物和行星體系。宮殿的四個塔樓象徵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宮殿的365扇窗戶象徵著一年的天數。24間大廳則象徵著一天的24小時。如今,埃根堡宮殿不僅向遊客開放,州政府還用這座宮殿來宴請各國的嘉賓。
|
more... |
|
|
莫爾島
莫爾河橫穿市區,將城市分割成兩部分,河水流向西南,最後注入地中海。莫爾島是一座坐落在莫爾河上的人工島嶼,是為慶祝“格拉茨2003文化之都”建立而成,由美國紐約設計師維多艾肯西設計,主結構以粗細的銀色鋼管和玻璃交織成網狀,兩邊各有橋樑串聯河岸。從河岸俯瞰,整個螺旋狀小島就象一個巨大的銀色貝殼,被認為是藝術與建築、夢幻與現實融為一體的經典之作。
島內有室外半圓型劇院(露天表演場)、兒童娛樂場所和咖啡館,咖啡館以銀、藍色系搭配不規則狀的金屬桌椅,相當前衛,是當地人的時髦去處。
|
more... |
|
|
哈爾施塔特
“哈爾施塔特”的意思即“鐵器時代早期”,人們在這裏發掘出了具有重要考古價值的文物,證明早在2500年以前這裏就存在著相當發達的文化,確定此處為歐洲鐵器時代的發祥地。海拔3000多米的壯美山巒和清澈透底的高山湖泊,將這裏裝點成一個風景如畫的仙境,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迷人的湖山風光使這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鎮。
這座小鎮還以鹽礦著稱,有“鹽礦寶地”之稱,鹽礦業的發達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優美的環境和發達的經濟還吸引了眾多浪漫的畫家、藝術家、詩人和作曲家,從而留下了大量優質的建築和藝術品遺跡。
|
more... |
|
|
特勞恩湖
靠近哈爾施塔特的特勞恩湖是薩爾茨卡默古特的另一顆明珠。湖北岸座落著格蒙登城,城內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市政廳以及內鑲瓷的鍾樂器、精美的城鎮房屋和眾多的城堡;還有大陸上的奧爾斯陸堡(經由一座長達130米的木橋通往17世紀建於一個人工小島上的湖心堡)。城內著名的陶瓷工廠以綠釉瓷器著稱於世。格蒙登曾是鹽都和當地親王的住處,城內博物館不僅展示處鹽發展歷史的足跡,也展示了當地瓷器的歷史。特勞恩湖的南岸座落著著名的鹽城埃本塞,早在1607年,該城市民就已開始用鹽水來提煉地下埋藏的鹽。
|
more... |
|
|
薩爾斯堡
薩爾斯堡(Salzburg),又譯作薩爾斯堡,是奧地利共和國薩爾斯堡州的首府,人口約15萬(2007年),是繼維也納、格拉茨和林茨之後的奧地利第四大城市。薩爾斯堡位於奧地利的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城市的建築風格以巴羅克為主,城市的歷史相當悠久,據史料記載,薩爾斯堡是現今奧地利管轄地域內歷史最悠久的城市。
薩爾斯堡是音樂天才莫札特的出生地,莫札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斯堡度過的。薩爾斯堡也是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的故鄉,電影《真善美》的拍攝地。薩爾斯堡老城在1996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
|
more... |
|
|
大教堂
在正牆裏面上有4座巨大的雕像:手持鑰匙和寶劍的聖徒彼得和保羅,手持鹽瓶和教堂模型的州守護神聖徒魯佩特和維吉爾。作為牆飾的2個印有花紋的盾代表了大教堂的兩名主要建造者馬庫斯•西提庫斯和巴黎斯•羅德龍。
作為薩爾斯堡最重要的建築之一的大教堂最初的建造要追述到774年,當時正是聖維吉爾的時代。在經歷了1598年的一場大火後,1614年主教馬庫斯•史提庫斯依照桑提諾•索拉力的設計開始重建這座大教堂。1628年,新教堂在巴黎斯•羅德龍主教主持了大教堂的落成儀式。
|
more... |
|
|
儂山修道院
儂山修道院不僅在電影中頻繁出現,而且對於真實的特拉普一家來說也很重要。瑪麗婭.馮.庫澈( Maria Augusta von Kutschera)大學畢業後,乘火車來到薩爾斯堡,作為見習修女。她在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師之後,于1927年與特拉普男爵在儂山修道院結婚。
《音樂之聲》在儂山修道院拍攝不少場景,庭院裏表演的歌曲瑪麗婭,孩子們到儂山修道院的門口請求瑪麗婭回家,在逃跑一幕中,轎車停放在儂山修道院的門外等等。
|
more... |
|
|
霍亨薩爾斯堡
從古堡可以俯視整個薩爾斯堡城區,如果天氣晴朗的話,真是一幅絕美的圖畫。更值得一看的是城堡博物館,博物館裏介紹了城堡歷史,武器、手工業、司法發展以及跟薩爾斯堡相關的一些歷史。
歷經900年風雨,仍巍峨挺立,是中歐地區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一座中世紀城堡。
|
more... |
|
|
高地陶恩國家公園
Nationalpark Hohetauern按照奧地利的官方翻譯叫做高地陶恩國家公園。是由鍾山山系和威尼斯山系組成。其中大鍾山是奧地利的最高峰,海拔3798米。而這次我要連續穿越的四個冰川瀉湖是這個國家公園裏最大的四個湖泊。因為蘊藏了非常大的水力能源,所以都有人工的堤壩用來攔水發電。也就造就了奧地利最著名的發電站。
|
more... |
|
|
茵斯布鲁克
茵斯布魯克的意思是“茵河上的橋”,經典的中世紀建築藝術坐落在迷人的冰川山谷中是茵斯布魯克獨特的畫面。這裏氣候非常宜人,帶著阿爾卑斯山山上溶雪雪水的茵河從城中流過,帶走了熱量,帶來了清新的空氣。
有人說,維也納是奧地利現在的首都,薩爾斯堡是18世紀的首都,而茵斯布魯克則是15、16世紀的首都,可見這座小城的歷史之久遠。這裏至今仍然保持著中世紀城市的風貌,在狹窄的小街上,哥特風格的樓房鱗次櫛比,巴羅克式的大門和文藝復興式的連拱廊展現出古城的風貌。
|
more... |
|
|
阿姆布拉斯宮
阿姆布拉斯宮是哈布斯堡大公爵斐迪南二世下令修建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美麗的宮殿之一,也是全歐洲最古來的藝術品及軍械收藏庫。這裏有歐洲14~15世紀王室的肖像展館、西班牙展覽廳及250件藝術展品,還有美麗的宮廷花園。
宮殿坐落在離城市不遠的一塊高地上的樹林中,傳說斐迪南大公二世娶平民女子菲利比耐為妻後,曾在這裏度過蜜月。城堡前有一座展覽館,陳列著中世紀時馬上槍術比賽用的武器、鎧甲等。城堡每年都要舉辦吸引遊客的特別展覽,平時經常展示數量可觀的藏畫,城堡的西班牙大廳每年夏天都要舉辦著名的古樂器音樂會。
|
more... |
|
|
林茲
2009年的歐洲文化之都-林茲,這個曾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如今呈現給您最創新獨特的藝術及文化活動,我們推薦Pixelhotels。當地原本的工業區或閒置商業區以及住宅區,在具創意的藝術家與建築師手下成為極具特色的旅館建築區。目前在Franckviertel區的「Pixel with Garden」是您最佳選擇。林茲是奧地利的一個城市,處於歐洲的心臟地帶。約廿萬的居民居住在這個多瑙河畔的城市,位於維也納西方約一百六十公里。林茲的起源可回溯至五千年前,當時被稱為Lenzia,是羅馬帝國的邊界城。
|
more... |
|
|
阿爾貝格山
雷蒂亞阿爾卑斯山脈(Rhaetian Alps)北端山峰(1,793公尺〔5,882呎〕)。在奧地利西部。山口為多瑙河和萊茵河水系分水嶺。當地為著名冬季運動場地。山間有102公里(6.3哩)長電氣鐵路隧道。在朗根(Langen)和聖安東(Sankt Anton)之間有一條公路隧道。
|
more... |
|
|
地底湖
歐洲最大的地底湖,就位於維也納森林中的Hinterbrühl,距離維也納市區只有17公里。以石灰岩為主要成份的地底湖位於地下60公尺,面積有6200平方公尺,最深達12公尺,最淺只有1.2公尺,原本為了開採這種礦石作為農業肥料而開闢了隧道,但是在1912年的一次水患中沖走了這些有用的物質,因此在1932年開放參觀。
|
mor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