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德國 布蘭登堡州 柏林 包浩斯文獻館

列入時間:1996年12月7日第20屆會議通過
所在地:歐洲─德國(Germany)
遺產類別:文化遺產
傑出普世價值:

19191933年間,包浩斯學院首先在威瑪而後在德紹成立,掀起建築及美學概念大革命。由包浩斯學派教授(格羅佩斯,邁爾,墨荷里納吉和康丁斯基)所打造設計的建築,成為現代運動的先趨,為20世紀建築學奠基.


影響德國現代建築,甚至是世界設計潮流的包浩斯(Bauhaus),其實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地名,而是一個學校。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德國的威瑪共和時期(Weimar Republic)正開始,建築師葛洛普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在威瑪,成立了「包浩斯」,字面意義正是「建築學院」。

包浩斯並非新創,而是合併了威瑪藝術學院與市立手工藝學校而成,但不同的是葛洛普斯僱用了一批卓越的教師,策劃新的設計課程,注重建築和手工藝整合,還在包浩斯創校宣言中指出:「所有塑形活動之終極目的在建築」。包浩斯號召了一批來自法國、瑞士、俄國等地的菁英,像是Wassily Kandinsky、Paul Klee、O. Schlemmer等人,也從此培養出極為優秀的設計人才。

葛洛普斯的理念是「對材料忠實」,並且「形式跟著功能走」,也就是說製作一件物品的材料必須要切合它的目的,而物品的形式應當注重功能性、現代而實用。由於包浩斯學校採取開放的教學態度,力求打破學院傳統及丟開歷史包袱,使得它所領導的工坊,開創出了各種面向的創作,不管是在建築方面,甚至就連工藝、音樂、表演等等創意活動,也都受到包浩斯的激發。

包浩斯不是一間傳統教學的學校,而是類似一個集體創作的工坊,老師和學生們在這裡,試圖使用木材、金屬、玻璃、陶瓷、塑膠等數種不同材料,一起開創各種造型語言的可能,於是相繼產生了許多作品,而這些作品,就在日後成為設計史上的典範。

好比說Marcel Breuer在1925年設計、以包浩斯教師Wassily為名的椅子,以鋼管和皮革組合而成;或是由M. Brandt設計的茶具組、Wassily Kandinsky和Paul Klee兩位老師級創作者的抽象繪畫、名為「巴塞隆納輪椅」(Barcelona Armchair)等等的設計作品。這些作品呈現一種素樸的美學,傳達了包浩斯在當時的革命性創舉,其中的重要幾件代表性作品,目前就展示在包浩斯文獻館。

包浩斯在1925年遷校德紹(Dessau),這間學校可說是為了特定目的而建造的新式學院,但卻在1932年,被納粹以「文化上的布爾什維克主義」而被搬到柏林,並在1933年被瓦解了。即使如此,包浩斯對人類現代設計所帶來的影響,可說是源遠流長,包浩斯追求以機械設計來解除人類束縛,並講求產品實用與美學的雙重並用,對20世紀的歐洲設計,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被納粹進逼的包浩斯學院,人們紛紛逃至美國,並將這股基本理性的風潮,吹到了新大陸。在包浩斯的帶領之下,19世紀之前為貴族服務的浮華裝飾步入歷史,大眾所需要簡單與實用的家具時代正式來臨,包浩斯雖然短暫,而它帶來的意義與影響,卻永遠延續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影片分享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包浩斯文獻館
官方網站:包浩斯文獻館
世界遺產:包浩斯文獻館
德國英文官方旅遊網站:德國英文官方旅遊網站
德國中文官方旅遊網站:德國中文官方旅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