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科隆
科隆(德語: Köln 1919年前德語也拼寫為Cöln),是德國人口第四多的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國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萊茵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歷史中心。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紀科隆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教會中心和藝術知識中心。科隆在二戰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今天它以其文化和建築遺產以及許多重要的國際性活動而聞名。
1850年科隆的人口超過十萬,在德國算作大城市。加上其第二住址在科隆的人其居民數今天超過一百萬。 科隆也有天主教大主教。哥德式教堂科隆大教堂1996年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科隆的主要標誌,非官方象徵。
43%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 18%信奉新教,39%信奉其他宗教。直到二戰從東德湧來的大量難民,羅馬天主教徒一直占科隆居民的大多數。2005年,科隆見證最大的天主教青年盛會。第二十屆世界青年日從8月15日星期一到8月21日星期日在科隆舉辦。
科隆位於歐洲一條重要的東西交通要道與萊茵河的交叉口上。萊茵河是歐洲南北交通的一條重要水道。科隆今天是德國鐵路交通最繁忙的樞紐。它的內河港口是歐洲最重要的內河港口之一。
它還是一個文化中心,尤其是創造藝術的一個中心。它的狂歡節非常有名,此外它還是許多協會的駐地。在20世紀的後半葉科隆從一個以重工業為主的城市演變為一個以服務業為主的工業。今天科隆是一個媒體中心,市內還建造了許多新的辦公樓。科隆的保險業也有跨地區性的意義。
科隆還以當地的「科隆啤酒」(Kölsch)聞名,Kölsch也是科隆方言,一句笑話說Kölsch是世界上唯一能喝的語言。科隆也是科隆香水或古龍水的發源地。
科隆是德國最大的大學城之一,市內共有85,183名入冊的大學生,占市民總數的8.5%。科隆的外國人數量也很高,2004年底市內有175,515名外國籍居民,占市民總數的17.2%,尤其土耳其人社群是德國最大的之一。科隆因此有很長的多文化熔爐的傳統。科隆人素來以開放、自由和寬容著稱。
柏林和科隆是兩個以接受同性戀文化聞名的城市。科隆在這方面歷史悠長,很長時間以來科隆是德國同性戀運動的重要陣地。即使有些事情柏林都有些收斂,科隆卻以此為榮,並以德國最大的同性戀群體(著名的例如克里斯多佛大街日)自豪。每年七月間,同性戀們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遊行(每年吸引超過1百萬遊客),這裡已經成為多個不同同性戀組織(LGBT)和他們活動的基地。
從美因茨出發,萊茵觀光船開到科隆這座德國西部大城市,就已經到達了終點。沿途兩岸連綿不絕的古堡和葡萄園漸漸隱去,穿梭來往的大型貨船則顯露了科隆工業大城市的地位。雖然如此,但科隆城內卻並無工業污染的痕跡,無論是老城區還是萊茵河畔新公園,都是旅游觀光的適宜之地。
擁有自羅馬時代悠久歷史的文化都市科隆,城內遍地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該城市的象征:科隆大教堂,每天有大批游客為了瞻仰大教堂而來到科隆。
作為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人工合成香精的地方,活色生香的城市上空都漂浮著一股香氣。科隆也是聞名遐邇的香水生產基地。“科隆之水”是香水的代名詞。
地理位置和氣候
科隆市總面積為405.15平方公里(其中萊茵河左岸230.25平方公里,右岸174.87平方公里),在面積上它是繼柏林和漢堡之後,德國第三大的大城市。 科隆的地理位置為北緯50°56'33",東經6°57'32"。最高點是118.04米,最低點為37.5米。 科隆位於萊茵河流出中部山脈進入北德和荷蘭低地前,一個被稱為「科隆彎」的谷地中,這個地理條件造就了當地如下的氣候特性:
西南艾費爾高原為科隆(尤其是萊茵河左岸城區)屏蔽了西風,雨影效應致其降水較少,有時還造成焚風。 科隆市區所在的谷地地形,地形較封閉,減少了市內空氣與周圍地區的交換;加上城市本身的熱島效應,使得科隆市區成為德國氣溫最高的地方。 科隆市區較高的氣溫,導致萊茵河水大量蒸發;由於市內空氣與周圍交換率小,使夏天的科隆濕度特別高,因此特別悶熱、午後多因對流產生雷雨。 從大環境氣候來說,科隆位於溫帶海洋性氣候與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的過渡地帶,冬季溫暖(一月的平均氣溫為2.4 °C),夏季不十分炎熱(七月的平均氣溫為18.3 °C)。年平均降雨量為798mm。
地質
科隆所在的地方大部分是第三紀,部分甚至是在第四紀形成的,主要是河流的淤積,只有在市區最東部才有山區。 城市西部以富饒的萊茵河的淤積土壤為主,東部的土質則比較貧瘠,以森林為主。
萊茵河
萊茵河在科隆以南離開中部山區,進入其下游階段。在科隆市內它的落差只有0.2‰。 雖然萊茵河為科隆帶來了許多財富,但是它泛濫時的水災也是非常可怕的。 最嚴重的水災發生於1784年二月。那一年冬天特別冷、特別長,以至於萊茵河結冰,而春季到來時溫度升高得非常快。上游的積雪融化留下,而科隆處的冰還沒有解凍。河水堵塞導致了歷史上的最高水位13.55米(平均水位為3.48米)。大水夾雜著浮冰對河岸上的建築導致了巨大的破壞,河上所有的船隻被毀,連城牆也部分倒塌。尤其右岸受到的破壞特別大,一個市區幾乎完全被毀。全市共66人喪身。
20世紀里萊茵河在科隆曾經發過三次特大洪水,1926年、1993年和1995年的水位均達到了10.69米。從2005年開始科隆開始營建新的防洪措施,可以抵擋水位達11.30米的大水。這個改建工作預計到2007年完成。 不過萊茵河也往往因為乾燥而低水位,歷史上記錄到的最低水位是2003年9月20日早上8:00,當時的水位下降到0.80米。水位0.00米標誌著河中心150米寬的航道的水深還有1米。 水位0.08米(歷史最低水位)時萊茵河在科隆的流量為630m³/s,水位3.48米(平均水位)時的流量為2000m³/s,水位10.69米(1995年1月大水的最高水位)時的流量為11,500m³/s。
歷史
科隆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城市,它建城於羅馬時代,當時的名字為「克勞蒂亞·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這個名字來自於羅馬皇后小阿格里皮娜,她是在萊茵河畔誕生的。公元50年當時的居民點被提升為城市,成為羅馬帝國下日爾曼尼亞省的省會。公元80年通過建造艾費爾溝渠科隆獲得了羅馬最早的溝渠之一。今天科隆的名字是從羅馬名字中的Colonia簡化過來的。從313年開始可以證明當地有一位主教。
進入中世紀後科隆保持了它的重要地位。455年弗朗克人攻佔科隆。至6世紀科隆是一個獨立的法蘭克王國的首都。後來它被併入克洛維一世的法蘭克帝國,但是在當地保持了很大的自主權。市內長時間有羅馬人與法蘭克人同居。從6世紀到8世紀市內不同民族的人融合同化。法蘭克人接受了羅馬人的文化比如建築和玻璃製造業。墨洛溫王朝末期科隆是德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最晚從加洛林王朝開始科隆的主教和大主教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薩克森王朝統治時期科隆對神聖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之間的和解起了重要作用,當時有一段時間奧托二世的皇后提奧法努在科隆出任帝國執政,她本人是希臘人。10世紀里在科隆有多個修道院成立,市內建築了許多新的教堂。此後科隆在一系列很有作為的大主教的領導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思想中心。1164年大主教萊納爾德·馮·達瑟爾將東方三博士的遺骨從米蘭移到科隆,使得科隆成為一個重要得朝聖地。在中世紀中期科隆是德國最大的城市,科隆的城牆多次擴展。1225年建成的城牆有16個城門,比當時同時由腓力二世建造的巴黎城牆還要大。從12世紀開始科隆與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和羅馬市一起被並稱為聖城,它當時的正式拉丁語名稱為Sancta Colonia Dei Gratia Romanae Ecclesiae Fidelis Filia(上帝授予的神聖的科隆,羅馬教廷忠實的女兒)。當時市民決定建造一座絕無僅有的大教堂來存放聖跡。1248年科隆大教堂奠基。
1259年科隆獲得了物品待售權。科隆市民對所有在萊茵河上運輸的貨物享受首購權利。這為科隆帶來了巨大的財富。1288年科隆大主教與市內的市民貴族之間的鬥爭以市民獲勝暫時告終。大主教的軍隊在戰場上被戰敗,科隆不再屬於大主教的領地,大主教被迫遷往波恩,只有在舉辦神事時才有權入市。科隆成為漢薩同盟的成員城市。不過科隆一直到1475年才正式成為自由城市。
1582年科隆大主教蓋布哈爾德·馮·瓦爾德堡退出羅馬天主教並與一個新教修女結婚後被教宗額我略十三世革除教籍。恩斯特·馮·巴伐利亞被按立為科隆大主教。此舉防止了在七選帝侯中新教貴族成為多數。這個事件導致了從1583年至1588年的科隆戰爭。道依茨、波恩和諾伊斯被毀。 在三十年戰爭中科隆沒有遭到破壞,科隆市民花錢來避免軍隊圍攻或者佔領。通過製造和出賣武器科隆還依靠戰爭大賺了一場。 法國大革命後法國軍隊於1794年入駐科隆。「聖城科隆」的歷史便結束了。整個萊茵河左岸地區完全被併入法國,法軍進入城市時許多科隆市民將他們當作解放者歡迎他們。至此為止被歧視的猶太人和新教徒獲得了平等的權利。雖然法國統治時期當地的稅務非常高,但是科隆人還是非常忠實拿破崙·波拿巴。拿破崙曾於1804年訪問科隆。1815年科隆和萊茵蘭被劃分給普魯士。通過當地銀行家的努力科隆成為普魯士繼柏林後最重要的城市。
1848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在科隆創辦《新萊茵報》,1849年2月7日和8日,科倫陪審法庭分別以「侮辱當局」和「煽動叛亂」的罪名兩次傳訊並審判馬克思、恩格斯等人。1849年5月,馬克思被普魯士當局驅逐出境,前往巴黎。 1880年在普魯士國王的幫助下大教堂終於正式建成(整個建造時間為632年)。實際上科隆大教堂太大了,它不斷地需要維護,因此它也被稱為「永久工地」。19世紀末科隆的要塞擴展,老的城牆被拆除,城市得到擴展,此外也開始合併周邊的村鎮。今天中世紀的城牆只有少數地方被保留作為紀念。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科隆受到英國和美國地毯式轟炸,市內90%的建築被毀,市民數目從80萬降低到40萬。從1945年1月至3月在科隆1800名德國和外國的反抗組織人士被納粹屠殺(戰末罪行)。
直到1959年科隆的居民數才恢復到戰前的水平。通過合併周邊村鎮科隆的人口於1975年超過了一百萬,但是1976年又降低於這個數目了。
文化和名勝
在中世紀科隆成為德國一個重要的教會、藝術和教育中心。科隆大教堂是歐洲北部最大的哥德式教堂,其中保存著據說是東方三博士的遺骨。1996年大教堂被納入世界遺產,它是科隆的標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科隆被嚴重破壞,今天它是一個文化中心,室內有許多博物館、畫廊、藝術展覽。科隆的藝術和音樂界也非常活躍。科隆與漢堡、柏林擁有德國最活躍和最著名的同性戀社群。科隆的驕傲遊行是德國規模最大的。
飲食
科隆的地區特色飲食歷史悠久,當地的特產往往與外地進口的、有時珍奇的食物混合。作為一個重要的歐洲商城很早以前在科隆的廚房裡就開始使用鯡魚、貝殼和各種調料了。中世紀時萊茵河裡盛產鮭魚,當時鮭魚是窮人吃的,而鯡魚則是富人吃的。直到今天當地還有使用蘋果、洋蔥和酸奶做的萊茵式的鮭魚。萊茵式貝殼也是一種重要的當地菜。
萊茵蘭菜的一個特色是將鮮味與甜味伴在一起。由於當地土質和氣候優良,因此科隆菜里蔬菜也非常重要。科隆菜里酸甜的代表是萊茵式醋燴牛肉,本來是使用馬肉,加上許多葡萄乾燒成。另一個代表菜是天和地,這道菜是將馬鈴薯(地)泥與蘋果(天)泥混在一起做成的,配上血腸食用。蔬菜里地位最高的是皺皮椰菜和萵筍。
在科隆食品業中啤酒店有非常特別的作用。本來這些店鋪只是啤酒廠賣酒的地方,但是後來卻發展為科隆市民最重要的飯店了。除上述菜肴外有代表性的還有蛋炒火腿、德國烤蹄膀、豬手、馬鈴薯泥餅等。由於這些菜肴的製作複雜,因此在一些酒店裡只在一定的日子裡才吃得到這些菜。其它伴酒的小吃有牛肉泥餅、血腸等。當地的科隆啤酒總是新鮮的直接從啤酒桶里打出來的,每瓶總是0.2升。 當地的點心最有特點的是一種被稱為Mutze的甜麵食,以及其它各種主要添加蘋果和李子的蛋糕,作為糖漿當地人喜歡使用甜菜漿。
影片分享
VIDEO
VIDEO
VIDEO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科隆
官方網站:科隆
德國英文官方旅遊網站:德國英文官方旅遊網站
德國中文官方旅遊網站:德國中文官方旅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