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最近10天氣溫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 是一個中歐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由16個邦組成,首都與最大城市為柏林。德國領土面積為357,021平方公里,氣候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180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德國亦是歐洲大陸主要的經濟與政治實體之一,按國際匯率計算為世界第4大經濟體[9],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世界第5大經濟體[10],同時還是世界第3大出口國及第3大進口國。德國國民生活水平在世界各國中名列前位,並具備完整的社會保障制度。僅次於美國,德國是世界上第二個最流行的遷移目的地。

德國源自於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族村落,並於百年間發展成數個遍及歐洲的世襲王國。自第10世紀起,日耳曼地區為神聖羅馬帝國版圖核心[13]。北日耳曼地區於16世紀成為宗教改革的中心,但南部及西部地區仍以信仰羅馬公教為主,兩教派間的衝突引發了三十年戰爭,標誌著羅馬公教與新教在日耳曼社會中維持並立[14]。日耳曼地區在拿破崙戰爭時期為拿破崙所控制。隨著德意志邦聯內泛日耳曼主義興起,在普魯士王國的主導下,令大多數日耳曼邦國於1871年統一為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於1914年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於1918年國內爆發革命而被迫停戰,帝國解體、成為共和制的魏瑪共和國。由於德國在停戰協定——《凡爾賽條約》中深受不公正待遇、經濟崩潰、政局混亂,促使激進派政黨抬頭,最終於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時,由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取得政權、建立納粹德國,從此之後進入了法西斯專政時期。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最終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德國於1945年戰敗,國土被分區佔領,後分裂形成了東德及西德兩個國家,一直到1990年重新統一。

德國為歐洲各共同體於1957年設立時的創始國之一,該組織後於1993年統合於歐洲聯盟之下;德國為申根區的一部份,並於1999年成為歐元區成員國。德國參與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八大工業國組織、20國集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並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011年至2012年間的非常任理事國。

日耳曼一詞來自拉丁文日耳曼尼亞,尤利烏斯·凱撒以日耳曼尼亞稱呼萊茵河右岸的各個部落[參 1][參 2],日耳曼尼亞紀載於西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亞志》。而德文中的德國(Deutschland,德意志人的土地,起初為diutisciu land)來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語的diutisc(大眾的,指屬於diot或diota"人"的[參 3])一詞而來,該詞最初用以區別源自拉丁文及羅曼語族的地方話。diutisc一詞依序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þiudiskaz(大眾的),þiudiskaz又來自於þeudō,þeudō又承繼自原始印歐語的tewtéh(人)。

日本與韓國舊時對德國的國名漢字寫法,都是「獨逸」,日文寫作「どいつ(独逸,Doitsu)」,韓國字寫作「독일(獨逸,Dokil)」 在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分別稱德國為阿利曼(Allemagne)、阿拉曼尼亞(Alemania)、Alemanha,是承襲過去稱呼由日耳曼人一支的阿勒曼尼人創建的獨立國家的舊稱。

日耳曼部落最早可追溯至北歐銅器時代(西元前17至前5世紀)或者最晚是前羅馬鐵器時代(西元前5~4世紀至西元前1世紀)。西元前1世紀,部落開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與伊朗人、波羅的人、凱爾特人的高盧部落以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發生接觸[參 5]。在奧古斯都的統治時代,羅馬帝國軍隊開始入侵日耳曼地區,該地區約為萊因河至烏拉山脈之間,西元9年時,謝魯斯克部落主艾爾米尼烏斯擊敗了由瓦盧斯領導的三個羅馬軍團,使奧古斯都放棄將羅馬帝國邊界擴張至易北河的意圖[參 6]。塔西佗於西元100年完成日耳曼尼亞志時,日耳曼部落已在萊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佔據了現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而奧地利、巴伐利亞南部及萊茵蘭西部則為羅馬帝國所管轄。

3世紀時,出現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拉曼人、法蘭克人、夏登人、撒克遜人、圖靈吉人等。日耳曼人約於西元260年進入羅馬帝國控制地區。[參 8]匈人於375年西移至羅馬帝國統治地區後,羅馬帝國勢力自395年起衰弱,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進一步向西南方遷移[參 9],同時,今日德國境內出現了較大的部落取代先前的小型部落。日耳曼地區大片土地(即墨洛溫王朝時所稱的奧斯特拉西亞一帶)為法蘭克人所佔領,而北部則為薩克森人及斯拉夫人所統治。

查理大帝[註 1]於800年聖誕節於羅馬接受教宗利奧三世加冕,並建立卡洛林帝國,後於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分裂[參 11],分裂後出現的東法蘭克王國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雛型[參 12],領土北至艾德河,南達地中海樂園[參 11]。在奧托王朝(919年-1024年[註 2])統治期間,由各公國推舉間推舉共主,王位雖非世襲,但仍多為父死子繼的情形,而形成王室家族[參 13]。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於962年經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在薩利安王朝(1024年-1125年[參 13])統治期間,義大利北部及勃艮第併入神聖羅馬帝國,但由於敘任權鬥爭,皇帝權力遭到削弱。

於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統治期間,帝國擴張至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區,德意志地區進行向東墾殖,促成商業繁榮[參 15],日耳曼北部城鎮則因組織漢薩同盟而繁榮[參 16]。在1315年的大饑荒及1348年至1349年的黑死病後,日耳曼地區人口大幅減少。1356年頒布的金璽詔書規範由七個最具勢力的公國統治者及大主教為選帝侯,採多數決選舉皇帝。

馬丁·路德於維滕貝格撰寫了九十五條論綱,挑戰羅馬公教教會並引發了宗教改革[參 19][17]。信義宗(路德宗)自1530年後成為許多日耳曼邦國的國教。1618年6月26日之前,封建君主制國家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由390個公國、侯國、伯國、宗教貴族領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騎士領地組成,因宗教衝突導致1618年6月26日—1648年10月29日的三十年戰爭爆發,該戰爭對日耳曼地區造成嚴重破壞[參 20],戰後日耳曼邦國的人口約減少30%—65%[參 21]。1648年10月29日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日耳曼各邦國結束戰事,而神聖羅馬帝國事實上則為許多獨立的公國所控制,於18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約由1,800個領地所組成[參 22]。自1740年起,奧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國及普魯士王國主導日耳曼地區。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蘭茲二世由於拿破崙戰爭被迫退位[參 23],也宣告神聖羅馬帝國解散。

拿破崙一世戰爭失敗後,歐洲各國於1814召開維也納會議,並建立由39個主權邦[註 3]組成的鬆散聯盟-德意志邦聯。對歐洲協調政治不滿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由主義運動,但隨後遭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梅特涅所鎮壓。於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則促成日耳曼邦國的經濟整合[18]。受法國大革命影響,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逐漸受德意志人支持,尤其是年輕知識分子,開始思考建立一個具備中央集權政府的民族國家[參 26]。受1848年歐洲革命和法國建立共和國影響,德意志知識份子和平民也發動了革命,國民議會決議由普魯士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擔任德意志帝國皇帝,但威廉四世認為其權力將受限而拒絕,使革命運動暫時遭遇挫敗。

威廉四世的繼任者-威廉一世,與以自由派為主的議會漸生衝突,就軍事預算有相當歧異,於1862年任命奧托·馮·俾斯麥為普魯士首相,主導普魯士改革及建軍政策[參 27]。普魯士於1864年普丹戰爭及1866年普奧戰爭獲得勝利後,並成立北德意志邦聯,排除過去曾主導日耳曼地區事務的奧地利勢力[註 4]。俾斯麥欲將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及達姆施塔特等地併入北德意志邦聯,與法國衝突漸增[參 29],遂於1870年爆發普法戰爭,法國於普法戰爭失利後,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布成立,統合奧地利以外的日耳曼國家,即採「小德意志」路線。普魯士約佔帝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及人口,主導帝國事務,德意志帝國由霍亨索倫王朝統治,首都設於柏林[19]。在德意志統一後,擴大了市場範圍,統一貨幣及度量衡,原先的貿易障礙因此消除,而歷經了繁榮時期[參 30],普法戰爭後,法國瀰漫復仇主義,俾斯麥為防止其對德展開復仇戰爭,故透過外交上與他國結盟、拉攏俄國、孤立法國來避免戰爭[參 31]。就1884年柏林西非會議達成協議,德意志帝國控制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洲、多哥蘭及喀麥隆等殖民地[參 32]。而於威廉二世繼任後,德國外交戰略大為改變,在國際事務上積極介入,與其他歐洲列強的利益發生嚴重的衝突。原先有帝國參加的同盟不復存在,而新的同盟又將德意志排斥在外[參 33]。與此同時,法國卻通過《英法協約》與英國建立新的外交關係,並鞏固了與俄羅斯帝國的聯繫。除了與奧匈帝國保持接觸,德意志帝國日益孤立。

奧匈帝國王儲法蘭茲·斐迪南大公於1914年6月28日被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意志帝國為同盟國成員,為協約國所敗,德意志帝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超過200萬名軍人死亡[20]。1918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918年11月11日簽訂康邊停戰協定,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6月,德意志帝國被迫簽署《凡爾賽和約》。由於條約被認為過於苛刻且令德國蒙羞,促進了納粹主義的興起

德國革命時,德國改行共和制,但權力爭奪仍然持續,極左派共產主義者於巴伐利亞奪權。總統佛烈德利赫·艾伯特於1919年8月11日簽署威瑪憲法,革命結束[參 35]。1929年,經濟大恐慌發生,以及凡爾賽條約規定嚴苛的和平條件、政府長期不穩定,民眾漸對政府失去認同[參 36]。刀刺在背傳說廣泛流傳,認為德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係由於欲推翻政府者。威瑪政府因簽屬凡爾賽條約而被認為背叛德國。德國共產黨及納粹黨於1932年掌握議會多數。在連續數個政府內閣失敗後,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總理[參 37]。國會大樓於1933年2月27日遭到縱火後,頒布緊急法令取消民眾部分基本權利。授權法案通過則賦予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權,當時僅德國社會民主黨反對該法案,而德國共產黨國會議員則已遭捕入獄[21][參 38]。希特勒藉由其權力排除實際上及潛在的障礙,在數個月內即建立中央極權國家,各產業也因重新建軍而復甦。

英法兩國對於希特勒的種種要求採取「綏靖政策」,給予相當程度的讓步,致使德國得以在1935年收復薩爾、1936年佔領萊因非武裝區、1938年與奧地利合併、並在同年10月的慕尼黑會議中支解捷克斯洛伐克[參 39][參 40]。希姆萊行動及《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則為入侵波蘭前的準備。德軍於1939年9月1日對波蘭展開入侵,後協同蘇軍迅速佔領波蘭全境,英國及法國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展開[23]。隨著戰爭進行,德國及其盟國迅速控制歐洲大陸及北非,但迫使英國投降或停戰的計劃未能成功。1941年6月22日,德國違反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並入侵蘇聯。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使德國向美國宣戰。德國於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的藍色行動遭受失敗而由東線戰場撤退[23]。德國的盟國義大利於1943年9月投降,迫使德國須防禦義大利戰線。諾曼第戰役後增加了西線戰場,同盟國軍隊進一步進入德國領土。1945年4月16日—4月30日/5月2日的柏林戰役於4月25日紅軍攻入柏林城,4月30日紅軍完全佔領柏林城區,當天下午希特勒自殺,當時柏林城防區司令打算向蘇軍進攻柏林部隊的統帥做出有條件的投降,但因蘇軍進攻柏林的部隊的統帥拒絕投降未果,最終幾經交涉和鬥爭之後於5月2日在紅軍佔領柏林之後對蘇軍統帥無條件投降,5月8日,德國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

納粹德國政權實施各種迫害反對者及少數民族的政策,即猶太人大屠殺,期間數百萬人被殺害,包括猶太人、羅姆人、耶和華見證人、斯拉夫人、蘇聯戰俘、身心障礙者、同性戀者及政治、宗教反對者[25]。第二次世界大戰於歐洲造成超過4,000萬人死亡[26],德國約160萬士兵陣亡[27]及二百二萬平民死亡[28][29][30][31][32]。戰後紐倫堡大審審理納粹戰犯[33]。德國失去了前德意志東部領土的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的西里西亞、波美拉尼亞、西普魯士、波森、東普魯士等地,在1944年1月—1945年5月之間約1,200萬德意志人自前德意志東部領土的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的西里西亞、波美拉尼亞、西普魯士、波森、東普魯士等及其他歐洲佔領區被蘇軍攻入納粹德國本土期間無條件驅逐,並在這個驅逐過程中有220萬以上平民被蘇聯紅軍殺害[34],主要城市也遭受破壞。

於德國投降後,德國領土及柏林由同盟國劃分為四個軍事佔領區分區佔領,這些地區接受650萬名來自東部領土的德意志人[35]。1949年5月23日,法國、英國及美國佔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49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一般也以西德及東德稱之。東德首都設於柏林,西德將波昂設為臨時首都,以強調兩國分治僅為暫時性的現狀。

西德為議會民主制共和國,採行社會市場經濟,與美國、英國及法國結盟。自1950年代起歷經了長期的經濟成長。西德於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7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國之一。東德為東方集團國家之一,政治及軍事上受蘇聯控制,並加入華沙條約組織,雖然東德以民主為國號,但政治上僅由德國統一社會黨政治局控制,並設有特勤機構國家安全部[37],另有其他機構於社會中各層面進行控制;東德採行蘇聯式計劃經濟,而後加入經濟互助委員會[38]。雖然東德官方宣傳其社會政策好處,並宣稱存在西德入侵等威脅,但許多公民仍嚮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經濟繁榮。為阻止東德人逃往西德,於1961年建造了柏林圍牆,也成為冷戰的象徵[19],在波蘭及匈牙利民主改革後,柏林圍牆於1989年被拆毀,象徵共產主義垮台及兩德統一。

東、西德間的緊張關係在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於1970年代初期的東方政策稍獲緩解[參 41]。1989年夏季,匈牙利放棄鐵幕並開放邊界,數千名東德國民經匈牙利進入西德,此舉也對東德造成衝擊,大型抗議活動獲得更多支持。東德當局無預警開放邊界,使東德居民能自由至西德旅遊,以維持東德的國家地位,而實際上加速了轉向改革的進程。美國、英國、法國及蘇聯於1990年9月12日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後,放棄根據投降條款的權力,德國重新取得完整主權,使德國得於同年10月3日統一,前東德地區的5個聯邦州重新建立,被稱作新聯邦州。

根據《柏林/波昂法令》,柏林於1994年3月10日再次成為德國首都,而波昂獲得聯邦城市地位,並留有部分聯邦機關,至1999年,政府搬遷全部完成[39]。兩德統一後,德國在北約及歐洲聯盟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增加,於1999年派出維和部隊穩定巴爾幹情勢;而在2003年阿富汗戰爭中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後,德國以北約成員派兵維護阿富汗的安全局勢[40],由於二戰後德國國內法限定只能發展自衛性的軍事力量,因此這些對外軍事行動產生爭議[41]。德國於1999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歐元實體貨幣自2002年起正式流通[參 42]。2005年11月,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領導人安格拉·梅克爾當選為德國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德國在地區分類上屬於西歐或中歐,東面與波蘭和捷克接壤,南面臨奧地利和瑞士,西面與法國、盧森堡相界,西北毗比利時以及荷蘭,北面與丹麥相連並臨北海和波羅的海,德國國土位於北緯47至55度[註 5]、東經5至16度間。德國面積為357,02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349,223平方公里的陸地及7,798平方公里的水域,德國為歐洲面積第7大國家及世界面積第62大國家

德國地勢南高北低,高度由南方的艾爾卑斯山向北海及波羅的海[註 6]遞減。德國的地理最高點為楚格峰,標高2962公尺;最低點為威爾斯特馬斯克,海拔高度為海平面以下3.54公尺。萊因河、多瑙河及易北河等大河穿行而過德國中部的森林高地及北部低地,在艾爾卑斯山地區仍有冰河存在,但冰河逐漸消退。德國重要的自然資源包括鐵礦、煤、草木灰、木材、褐煤、鈾、銅、天然氣、鹽、鎳、耕地及水。

德國大多數地區受潮濕的西風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參 44]。此地區氣候因墨西哥灣暖流向北延伸的北大西洋漂流而較為溫和,而該暖流較溫暖的海水影響北海周邊區域。全年皆有降水,夏季降水較多。冬季時北部較南部溫暖,而夏季時則為南部較北部溫暖

德國東部偏向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較常出現長時間的乾燥。德國中部及南部地區為海洋性氣候及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帶,最南部的艾爾卑斯山區氣溫較低,德國中部的高地屬山地氣候,氣溫較低且降雨較多

德國國土可分為兩個生態區域,分別為歐洲-地中海樂園山地混和林及東北大西洋大陸棚海洋生態系[43]。於2008年,德國土地利用以耕地(34%)、林地(30.1%)為主,其次為永久放牧區(13.4%)及居住區、街道(10.8%)

動植物為中歐地區常見的物種,山毛櫸、橡樹及其他落葉林構成森林的三分之一,松柏則因重新造林而增加,雲杉及冷杉為高山地區主要林相,松及落葉松多生長於砂質土壤。另存在多種蕨類、花、真菌、苔蘚類。主要野生動物包括鹿、野豬、盤羊、狐、獾、野兔、河狸

德國國家公園包括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瓦登海國家公園、亞斯蒙德國家公園、西波美拉尼亞潟湖地區國家公園、米利茨國家公園、下奧得河河谷國家公園、哈爾茨國家公園、薩克森小瑞士國家公園、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等[45]。德國境內共有超過400家動物園及動物公園,數量居世界之冠[46]。柏林動物園為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動物園,展示物種超過1,500種,為世界上展示物種最多的動物園

德國位於歐洲中心位置,交通地位重要,也反映在德國稠密且現代化的交通網路上。德國的高速公路網總長度居世界第3位,而德國高速公路部分路段並無速度限制[103][104]。德國鐵路網總長度超過4萬公里[11];高速鐵路網由多中心構成,德國的高速鐵路即城際特快列車由德國鐵路營運,營運速度為時速300公里,聯絡德國各大城市及周邊國家[105]。法蘭克福機場及慕尼黑機場為德國最大機場,兩者皆為漢莎航空的樞紐機場,而柏林航空的樞紐機場設於柏林-泰格爾機場及杜塞道夫機場,德國其他重要機場包括柏林-舍訥費爾德機場、漢堡機場、科隆/波昂機場、萊比錫/哈雷機場。柏林兩座機場的航班將於2013年起移至柏林-舍訥費爾德機場南方的柏林布蘭登堡機場起降[106][107]。漢堡港為德國第一大及歐洲第二大港口(2011年)[108],有「德國通向世界的門戶」(德語:Tor zur Welt)之稱。

德國在科學方面的成就相當顯著,而投入研究開發為整體經濟的一部份[117]。有103位德國人獲頒諾貝爾獎[118],在20世紀,德國的諾貝爾獎得主較其他國家為多,尤其是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等科學領域

艾爾伯特·愛因斯坦及馬克斯·普朗克為近代物理學的重要奠基者,維爾納·海森堡及馬克斯·玻恩並進一步發展[121]。在此之前的重要物理學家包括赫爾曼·馮·亥姆霍茲、約瑟夫·夫琅和費、加布里埃爾·華倫海特。威廉·倫琴發現X射線,並於1901年獲得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122]。奧托·哈恩為放射及放射化學領域的先驅,並發現核分裂[123]。費迪南德·科恩及羅伯·柯霍建立了微生物學。德國數學家包括卡爾·佛烈德利赫·高斯、大衛·希爾伯特、波昂哈德·黎曼、哥特佛萊德·萊布尼茲、卡爾·魏爾斯特拉斯、赫爾曼·外爾及菲利克斯·克萊因等人。德國研究機構包括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亥姆霍茲聯合會、夫朗和斐協會。哥特佛萊德·威廉·萊布尼茲獎每年頒予10名科學家或學術研究者,獎金最高為250萬歐元,為世界上資助研究獎金最高者之一。

德國也有許多著名發明家及工程師,如漢斯·蓋革發明了蓋革計數器;康拉德·楚澤建造了首部全自動數位電腦[125]。斐迪南·馮·齊柏林、奧托·李林塔爾、戈特利布·戴姆勒、魯道夫·狄塞爾、雨果·容克斯及卡爾·賓士等人形塑了現代汽車及航空運輸科技[126]。航空太空工程家沃納·馮·勃勞恩開發了第一枚太空火箭,而後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開發農神5號運載火箭,使阿波羅計畫得以實現。海因里希·赫茲證實電磁波存在,對現代電信發展相當重要。

德國在環境科技開發及運用上較為成熟,企業投入於環境科技領域達2,000億歐元以上,德國環境科技重點包括發電、永續能源交通工具、原料效率、能源效率、廢棄物管理、資源回收及永續水管理。

德語為德國的官方語言及主要通行語言[150],為23個歐盟官方語言之一,並為3個歐洲聯盟委員會的工作語言之一。德國所承認的少數語言包括丹麥語、低地德語、索布語、羅姆語及弗里西語,並受歐洲區域或少數民族語言憲章保護。移民使用的語言主要為土耳其語、庫爾德語、波蘭語、巴爾幹地區語言及俄語。調查顯示67%的德國公民能以1種外語溝通,而27%能運用2種或以上外語

標準德語與英語、低地德語、荷蘭語及弗里西語較為相近,同屬西日耳曼語支,該語支與東日耳曼語支與北日耳曼語支同屬印歐語系的日耳曼語族,該語族也是多數德語詞彙的來源[151];部分詞彙來自拉丁語及希臘語,另有一小部分來自法語,近來多來自英語。德文以拉丁字母書寫。德語方言差異可追溯至日耳曼部落時期[註 10]並能從與標準德語在詞彙、音韻、語法等語言變體而分辨

德國文化由歐洲主流知識份子及大眾思潮所塑造,包括宗教及世俗層面,由於德國作家及哲學家對西方文化發展的貢獻,德國在歷史上被稱作「詩人與思想家的國家」(Das Land der Dichter und Denker)

德國各邦主管文化機構,德國境內有240座政府資助的戲院、數百個交響樂團、數千座博物館及10,361間圖書館[165],每年約9,100萬人次造訪德國博物館;至劇院觀賞歌劇約2,000萬人次;以及360萬人次聆聽交響樂團表演[166]。德國國內則有37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世界遺產

德國社會重視性別平等[168]及障礙者權利,社會及立法上也對同性戀者相當寬容,同性戀者可收養伴侶的親生子女,並自2001年起承認民事結合[169]。德國對移民態度也有所轉變,自1990年代中期起,德國政府及多數民眾對經過資格審核的移民表示歡迎[170]。英國廣播公司於2011年所做的全球民意調查顯示德國為正面影響力最高的國家

不少德國畫家的作品享有高度國際知名度,創作形式也相當多元,老盧卡斯·克拉納赫、小漢斯·霍爾拜因、馬蒂亞斯·格呂內瓦爾德及阿爾布雷希特·杜勒為文藝復興時期重要藝術家,卡斯巴·佛烈德利赫及馬克斯·恩斯特分別為浪漫主義及超現實主義畫家。源自德國地區的卡洛琳式建築及奧托式建築促進了羅曼式建築發展,之後則以哥德式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及巴洛克建築為主;沃爾特·格羅佩斯創設的包浩斯建築學校,和20世紀著名建築師、提出全玻璃帷幕摩天樓的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在現代主義建築發展中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許多世界知名古典音樂作曲家來自德國,包括路德維希·范·貝多芬、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約翰尼斯·勃拉姆斯、理察·華格納、理查·史特勞斯等。德國為歐洲第一大及世界第三大音樂市場

德語文學的歷史可追溯到中世紀,當時代表作家包括瓦爾特·馮·德爾·福格爾魏德及沃爾夫拉姆·封·埃申巴赫。約翰·沃夫岡·馮·歌德、佛烈德利赫·席勒、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西恩、台奧多爾·馮塔納為德國知名作家。神鬼剋星蒐集德國民間傳說,也將民間傳說推向國際。格哈特·霍普特曼、湯瑪斯·曼、赫爾曼·黑塞、海因里希·伯爾、君特·格拉斯為20世紀具影響力的作家[174]。德國於2009年出版新書種類達93,124種[175],僅次於美國[176]、英國[177]、中國[178]及俄羅斯[179]。法蘭克福書展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圖書博覽會之一

德國哲學在西方哲學發展上相當重要,哥特佛萊德·萊布尼茲主張理性主義;伊曼努爾·康德、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格奧爾格·威廉·佛烈德利赫·黑格爾、佛烈德利赫·謝林創立了古典德國唯心主義;亞瑟·叔本華結合了形而上的悲觀主義;卡爾·馬克思及佛烈德利赫·恩格斯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佛烈德利赫·尼采提出觀點主義;戈特洛布·弗雷格開創了分析哲學;馬丁·海德格爾研究存在主義;麥克斯·霍克海默、狄奧多·阿多諾、赫伯特·馬爾庫塞、尤爾根·哈貝馬斯發展的法蘭克福學派也相當有影響力。21世紀,德國與法國、奧地利、瑞士及斯堪地那維亞各國持續發展當代分析主義

德國飲食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及施瓦本地區飲食文化與瑞士及奧地利相近。傳統上,德國肉類食品大多製作成香腸[187]。有機食品的市佔率約2%[188],未來將持續成長。雖然德國許多地區對葡萄酒接受度提高,但啤酒仍是全國性酒精飲料,德國人均啤酒消耗量雖有下降,但於2009年仍以121.4公升居世界第一位[189]。德國共有9家餐廳獲選為米其林指南的3星餐廳,並有15家以上的2星餐廳。

德國的節日可分為法定的公共假日及民間節日,民間節日中以慕尼黑啤酒節最為著名,該節日源自於路德維希一世與泰瑞莎公主的婚禮慶祝活動[195];另有狂歡節、司徒加特感恩節其他較著名的民間節日。

1080p
4K
8K
12K
16K
影片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德國
德國英文官方旅遊網站:德國英文官方旅遊網站
德國中文官方旅遊網站:德國中文官方旅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