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 托斯卡尼 佛羅倫斯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斯的精神象徵,也是全世界的第三大教堂,然而這座另佛羅倫斯人驕傲不已如此富麗堂皇的教堂,其建造過程卻歷經了一個多世紀的歲月,相當艱困。 高約 85公尺 ,有著淺浮雕裝飾,與多色大理石鋪陳的教堂鐘樓,在 1359 年完成後至今仍風采不減。而 教堂上一座優雅如皇冠的橙色宏偉圓頂,融合了羅馬、哥德與文藝復興式於一體,是當時建造最大的難題,然而它的輝宏也在當今吸引著每個遊客目光。
這正是翡冷翠的主教堂 (Duomo),巨大建築群分為三部份:教堂本身、洗禮堂與鐘塔。聖母百花大教堂重建於西元五世紀就已存在的聖雷帕拉達教堂(Santa Reparata)上,地下室還保留著原始舊教堂的遺蹟。
百花大教堂的規模反映出13世紀末翡冷翠的富裕程度及市民們的野心,由大建築師布魯內雷斯基 (Brunelleschi) 於1434年所立起的紅色八角形,內外兩層的大圓頂,至今仍是此城最高、最醒目的地標。
八角形的圓頂外部,由不同尺寸之紅瓦覆蓋,是布魯內雷斯基得自羅馬萬神殿的靈感。當時利用滑輪來蓋頂的技術,使得至今每次舉辦有關文藝復興建築的展覽時,仍被提出來驕傲一番。
圓頂內部是由麥第奇家族的御用藝術家瓦薩利和祝卡利(Zuccari)所共同完成的「最後審判」。從夾層之間的463個梯階登頂,會感受到大師巧奪天工的建築智慧。
與教堂正門相對的則是八角形的洗禮堂(Battistero),外表鑲嵌著白綠兩色大理石, 這座建於四世紀之羅馬式建築,可能是翡冷翠最古老的教堂,因為在聖母百花大教堂尚未出現之前,它曾經擔任主教堂的角色。
洗禮堂最膾炙人口者首推吉貝蒂(Ghiberti)所設計、描繪舊約聖經的東門,也就是因後來米開朗基羅的讚嘆而又被改稱為「天堂之門」的銅鑄作品,雕工之細被認為是文藝復興前期的經典作品。
洗禮堂的南門是安德烈亞比薩諾於1330年所做,描繪施洗約翰的故事,東門有文藝復興前期的經典作品,是吉貝蒂(Ghiberti)的作品,描繪舊約聖經的故事,米開朗基羅讚嘆它為「天堂之門」。八角屋頂內部裝飾著13世紀的馬賽克,有些還是戚瑪布耶(Cimabue)的作品。
高85公尺的鐘塔,是喬托(Giotto)於1334年所設計,由托斯卡尼的紅、白、綠三色大理石鑲嵌而成;二葉式及三葉式長窗,是哥德建築的典型。
翡冷翠的市民至今仍是驕傲的,因為造成西方文明再次啟蒙的文藝復興風潮,正是由此地的人文主義者所發動;聖母百花大教堂巨大的紅色圓頂為那段風起雲湧的人本思潮寫下永恆的見證,當時最偉大的藝術家都曾為它奉獻精力與才華,因此大教堂吟誦的不只是詩歌,而是雄渾的文藝復興交響樂。
影片分享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聖母百花大教堂
官方網站:聖母百花大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