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埃西亞 斯普利特
斯普利特 (Split) ,克羅埃西亞南部港市,位於亞得里亞海東岸,人口約18萬,是達爾馬提亞地區最大都市,也是克羅埃西亞第二大城。
斯普利特(Split),是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歷史名城,克羅埃西亞第二大城市,斯普利特-達爾馬提亞縣的首府,達爾馬提亞地區第一大海港,療養和遊覽勝地,坐落在亞得里亞海的達爾馬提亞海岸中心,亞得里亞海東岸,由一個中央半島及周圍海岸組成,而城市區域也包括海岸邊的許多小城鎮。斯普利特也是亞得里亞海東岸的交通樞紐,有直達亞得里亞海上眾島嶼及亞平寧半島的線路,同時也是東南歐最著名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斯普利特是這一地區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一般認為城市的歷史超過了1,700 年,而對西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殖民地阿斯帕拉托斯(Aspálathos)的考古學研究證實城市的建立時間還要往前推上幾百年。人口19.4萬,連郊區23.6萬(1981)。鐵路終點。工業有冶金、造船、水泥、化學、紡織、食品加工等。設有海洋生物研究所、大學、博物館及藝術畫廊。有羅馬帝國時的皇宮和其他古跡多處,多教堂。療養和遊覽勝地。西元7世紀建城,羅馬時代名“阿斯帕拉托斯”,後改稱“斯帕拉托”和“斯普利特”。城市建築以羅馬皇帝戴克裡先夏宮為核心發展起來。戴克裡先宮建於西元305年。占地3萬平方米,宮牆高達17~21米,寬2米,宮殿正門6根大理石柱是遠涉重洋從中東運至,工程浩繁,宏偉壯麗。附近薩洛納城是羅馬達爾馬提亞王朝的古都,現在還保存著有價值的歷史遺跡。
名稱由來
斯普利特古代以一種當地最常見的灌木名稱命名(克羅埃西亞語:brnistra or žuka,拉丁 語:Calicotome spinosa) ,西元前6世紀,希臘殖民地阿斯帕拉托斯(Aspálathos,Aσπάλαθος)或者稱作斯帕拉托斯(Spálathos,Σπάλαθος)則是 建立在這種植物名稱上的城市的起源。隨著城市被羅馬人佔領,城市拉丁語名稱變為了斯帕拉托(Spalatum),在中世紀達爾馬提亞語對城市的羅馬拉丁人 口中城市名稱變成了斯帕拉特羅(Spalatro),而在南部斯拉夫語中則變成了斯普利特(Split),威尼斯義大利人則稱這裡為斯帕拉托(Spalato),而在19世紀早期,城市的名稱一度還被稱為斯普列特(Spljet),不過最終城市的名稱確定為斯普利特。 和一般的觀點不同,早期的城市名斯帕拉托(Spalatum)同拉丁單詞宮殿(palatium)沒有一點聯繫。雖然一提到斯普利特,往往想起了成為城市核心的戴克裡先宮。錯誤的對城市名稱詞源的看法是東羅馬帝國皇帝康斯坦丁七世所提出來的,直到後來由中世紀達爾馬提亞歷史學家湯瑪斯教長所更正。
歷史概況
斯普利特的建城史往往都認為與戴克裡先宮的建立密切相關, 南斯拉夫時代的斯普利特城徽 但實際上西元前6世紀起希臘人就在這裡建立了殖民地阿斯帕拉托斯(古希臘語:Aσπάλαθος Aspálathos), 希臘人同周邊的伊利裡亞部落進行貿易,主要是居住在鄰近的薩洛納城的德爾馬泰人,而在被羅馬人在西元前229-219年發動的征服伊利裡亞部落的戰爭結束 後,為了對這一地區進行永久性的控制,羅馬人建立了達爾馬提亞行省,以薩洛納為首府,城市名稱由希臘的阿斯帕拉托斯(Aspálathos)變為斯帕拉托 (拉丁語:Spalatum)。在羅馬帝國後期的改革家戴克裡先大帝幾乎因一場大病離開人間之後,戴克裡先決定在他的家鄉附近修建一座供他退休後使用的行宮。由於戴克裡先的故鄉在戴克利亞(拉丁語:Dioclea,今黑山杜 克利亞),因而他選擇了薩洛納城附近的港口作為修建行宮的地點,從西元293年開始,行宮以羅馬軍事要塞的標準來建造,行宮的南部面朝大海,宮牆約 170-200米長,15-20米高,占地面積達到了38,000 平方米,行宮的水源則從亞德羅源泉通過引水渠輸送到行宮,豪華的宮殿和它的周圍在當時可以容納8,000 到 10,000 人,行宮內有花園和娛樂場所,戴克裡先還在馬里揚山建立了戶外運動場。 305年宮殿完工,這時戴克裡先主動從羅馬帝位上退下,成為羅馬史上第一位自動隱退的皇帝,幾年後,一群羅馬參議員來到戴克裡先宮要求前任皇帝重登帝位並 幫助羅馬帝國克服眾多的政治危機,戴克裡先拒絕了參議員們的請求,帶他們參觀了行宮,表示自己不會離開自己雙手設計創造的美麗花園,這個態勢表明了他在統 治羅馬帝國21年後已經毅然決然不再回到政治旋渦的中央。隨著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城市成為了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西元7世紀,薩洛納的居民因逃避 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的入侵,來到戴克裡先宮避難、生活,以後就在宮殿周圍蓋起房屋、作坊、商店和教堂。他們在高大的羅馬城牆內建立了一座佈局協調的城市。至今戴克裡先宮的列柱廊、戴克裡先大帝的陵墓、朱庇特廟都完好無損保存於市中心。中世紀時城名又更換為斯帕拉特羅(中世紀達爾馬提亞語:Spalatro),近代被義大利佔領時期稱為斯帕拉托(義大利語:Spalato)。東羅馬時代當時作為鄰近的大城薩洛納的衛星城, 城市發展非常緩慢,西元639年,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攻佔了薩洛納,城中居民逃往亞德里亞海上的小島,不久,東羅馬帝國奪回了這座已經成為廢墟的城市,羅 馬居民則在塞弗魯斯大將的領導下保衛斯普利特,而選擇進入戴克裡先宮居住則因為宮殿良好堅固的防禦設施,由於當時宮殿已經無人居住,荒涼無比,憑藉這一優 勢,宮殿裡擠滿了薩洛納的難民,城市也順理成章的接替了已被夷為平地的薩洛納城成為達爾馬提亞地區的首府。如今宮殿位於老城區的 中心,仍然有居民居住,四周都是商店、廣場和集市,而在戴克裡先陵墓的邊緣修建的聖杜耶大教堂則佔用了原來宮殿的一部分走廊與地板,而作為東羅馬帝國的一 部分,城市有著其他帝國城市無法企及的自治權,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日漸衰落,以及鄰近強國的崛起,從西元7世紀就來到這裡的南部斯拉夫人部落開始進入城市, 而城市內陸和四周島嶼更是以克羅埃西亞人為主,並開始影響這座城市。早期克羅埃西亞人國家都是建立在濱海城市,如希貝尼克這 樣。然後逐漸包圍了廣大的內陸地區,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斯普利特在克羅埃西亞文化的影響下快速的發展,那個時代城市和周邊地區的建築(尤其是教堂)帶有明 顯的克羅埃西亞文化印跡,城市的羅馬拉丁人則與周邊民族不斷融合,而在1069年,城市被克羅埃西亞國王克雷希米爾四世宣佈佔領,1075年,克雷希米爾四世 的繼任者茲沃尼米爾宣佈斯普利特成為克羅埃西亞王國的一部分。而在北亞德里亞海地區,從西元10世紀起威尼斯共和國開始對這一地區施加自己的影響,隨著威尼 斯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使得威尼斯已經要求控制亞得里亞海上的島嶼與沿岸的城市,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隨著克羅埃西亞和匈牙利王國實力的減退,威尼斯共和國逐漸取了城市的控制權,東羅馬帝國的衰落使得克羅埃西亞王國宣佈了對斯普利特實際上的宗主權,斯普利特正式成為克羅埃西亞城市,1102年克羅埃西亞又被迫與匈牙利結盟,此後城市處於實際的自治地位,並在1312年,城市開始發行自己的貨幣,建立自己的雕塑。而在西格斯蒙德國王與那不勒斯王國安茹家族的二十年匈牙利內戰使得失敗的那不勒斯的拉迪斯勞斯出 售了自己在達爾馬提亞的權力給威尼斯共和國,價格為區區100,000 達克特。威尼斯共和國自1420年佔領斯普利特後,直到1797年威尼斯共和國被拿破崙的法軍滅亡,377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威尼斯共和國的重要海港,這個 時期有相當多的義大利人進入這座城市,而那時城市人口主要是克羅埃西亞人,羅馬人和達爾馬提亞人的姓名則並不多見,根據中世紀城市檔案記載,城市通用的語言 是克羅埃西亞語,而義大利語(實際上是托斯卡納和威尼斯方言的混合體)同樣也被占城市人口少數的義大利居民所使用,而城市的自治權減少了,實際最高統治權掌 握在來自威尼斯的總督手中。儘管如此,斯普利特仍然發展成了亞得里亞海邊重要的港口,同時也通過鄰近的克利斯城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控制的巴爾幹內 陸進行貿易的必經之地,這一時期的文化同樣非常繁榮,斯普利特也是克羅埃西亞大作家瑪律科•馬魯利奇的故鄉,他的最著名的史詩作品《裘蒂塔》於1501年在 斯普利特完成,1521年,作品在威尼斯出版,這部作品被認為是現代克羅埃西亞文學的基石。然而要看到文化的繁榮的受益者主要是受教育的貴族們,那時平民的 識字率還相當低,而且威尼斯統治者不重視文化與醫療的發展也是重要的原因。 1797年威尼斯共和國被拿破崙滅亡,城市被劃分到拿破崙控制下的義大利王國所屬的伊利裡亞省,經歷了短暫的拿破崙統治時期(1806-1813)後,奧地利帝國佔領了斯普利特,根據維也納議會的決定,城市被奧地利帝國佔領。在奧地利統治時期,城市接受了大量的投資,嶄新的街道建立起來,同時部分的古代堡壘也被遷移。在奧地利統治時期,斯普利特地區是一個不同於奧地利其他地區的行政區,屬於達爾馬提亞王國管轄。1848年歐洲大革命後不實際的民族主義思潮開始在這一地區萌發,同期出現了兩個派別,一派是克羅埃西亞聯盟派,由人民黨和 另一個小政黨權力党共同領導,兩黨都主張達爾馬提亞與在匈牙利控制下的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聯合,在斯普利特,這一派是最強大的,並將這種主張作為該派的 政治綱領,另一派則是由民族統一黨所領導的義大利人自治派,這一派的政治目標不僅僅在於在奧地利帝國境內獲得自治,而且政治上主張與義大利王國進行聯合。 隨著時間的推移,斯普利特的政治聯盟不斷的在更換,起初聯盟派與自治派一起聯合對抗維也納的中央集權,不久,當民族問題凸顯出來之後,兩派又分裂了。然而在奧地利統治下,斯普利特一般被認為沒有獲得太大的發展。在1848年歐洲大革命的動盪時期,斯普利特並沒有受時局的影響,並沒有出現反抗奧地利統治的暴動。1860年,自治派的達爾馬提亞義大利族人安東尼奧•巴亞蒙蒂成 為斯普利特市長,除去1864-1865年間短暫的辭去市長職務之外,他一直擔任斯普利特市長到1880年。巴亞蒙蒂在1861-1891年間是達爾馬提 亞議會的一員,在1867-1870年與1873-1879年間也兼任奧匈帝國內閣的職務。1882年,巴亞蒙蒂的政黨輸掉了選舉,新任的斯普利特市長是 城市著名的律師杜亞姆•倫迪奇-米奧切維奇。一戰後,隨著奧匈帝國的解體,達爾馬提亞省與斯普利特一起成為了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分,但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兩 個大城市里耶卡與紮達爾被分給了義大利。而斯普利特就成為了南斯拉夫王國最重要的港口,並成為了巴諾維納濱海省的首府,而連接斯普利特與南斯拉夫王國其他地區的利卡鐵路於1925年建成通車。 在《茨韋特科維奇-馬切克協定》生效後,斯普利特又成為新的行政區——克羅埃西亞巴諾維納省的一部分,這個省是將薩瓦河流 域與巴諾維納濱海省加上一些克羅埃西亞族聚居區合併在一起。1941年4月,隨著納粹德國入侵南斯拉夫,斯普利特被義大利軍隊佔領,並在一個月後正式被意大 利納入自己的版圖,義大利人在斯普利特遭到克羅埃西亞人的頑強抵抗,斯普利特也成為南斯拉夫反法西斯運動的一個中心,僅僅從1941年9月到10月一個月的 時間,義大利佔領軍的10名行政官員在斯普利特被憤怒的市民暗殺。1943年9月,隨著義大利投降,斯普利特被鐵托元帥領導的南斯拉夫遊擊隊解放,上千名市民志願加入遊擊隊,據有關資料統計,志原加入遊擊隊的人員人數約占城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然而,幾個星期之後,遊擊隊被迫撤出了斯普利特,納粹德國國防軍與納粹傀儡克羅埃西亞獨立國的軍隊烏斯塔沙佔領了城市,在義大利投降之後,當地的足球俱樂部拒絕參加義大利足球錦標賽,斯普利特海杜克隊與RNK斯普利特隊都暫停了比賽,俱樂部的全體人員都加入了遊擊隊。不久以後,斯普利特海杜克成 為南斯拉夫官方認可的足球俱樂部。在德軍與烏斯塔沙佔領時期,作為老城的一部分的一些港口設施被德軍和烏斯塔沙炸毀,更悲慘的是,被德軍轟炸的城市也被盟 軍空軍轟炸,導致大量市民喪生。最終南斯拉夫遊擊隊於1944年10月26日解放了斯普利特,並將它作為克羅埃西亞的臨時首都。1945年2月12日,德國 海軍對斯普利特港進行了突然襲擊,並擊傷了停留在港口的英國巡洋艦“德里” 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斯普利特成為南斯拉夫的加盟共和國克羅埃西亞的一部分,這一時期城市經歷了經濟和人口的飛速增長,許多新工廠和新企業建立起 來,城市人口較原來增長了三倍,斯普利特也成為達爾馬提亞地區的經濟中心,而大量的從南斯拉夫不發達的內陸地區的過來的移民經過克羅埃西亞邊境進入城市尋找 工業化下所提供的新的就業機會,這一時期南斯拉夫聯邦政府大 量投資斯普利特並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而造船業在這一時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南斯拉夫與它的克羅埃西亞船塢一起聞名於世,南斯拉夫也因此成為造船業最發達 的國家之一。而城市的許多文體設施也在聯邦基金的援助下建立起來,尤其在1979年舉辦的環地中海運動會上,波柳德體育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斯普利特 同時也是南斯拉夫最大的客運港和軍用港口,南斯拉夫海軍與亞得里亞海岸軍區司令部就坐落於此,1945-1990年的南斯拉夫時代,斯普利特發生了巨大的 改變,城市也較以前擴大了許多,佔據了斯普利特半島的大部分區域,同期城市國民生產總值與 就業率也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成為南斯拉夫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即使今天也未達到當時的水準。當克羅埃西亞於1991年宣佈從南斯拉夫獨立,斯普利特駐紮了大 量南斯拉夫人民軍部隊(部隊的官兵來自南斯拉夫不同的共和國與地區),南斯拉夫海軍總部同樣位於這裡,因此克羅埃西亞國民衛隊與員警部隊同南斯拉夫人民軍在 斯普利特對峙了將近一個多月,偶爾因為不同的事件而發生交火,最悲劇的事件發生在1991年11月15日,南斯拉夫海軍輕型護衛艦“斯普利特”號向城市和 周邊地區發射了少量炮彈,城市的損失並不大,但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在那次炮擊中,城市的三個部分遭到攻擊:老城中心、城市機場和機場與城市之間的卡什泰拉地 區邊上無人居住的丘陵,而那些拒絕攻擊克羅埃西亞市民的南斯拉夫水兵離開了軍艦,這些水兵中絕大多數都是克羅埃西亞族。1992年1月,南斯拉夫海軍和南斯拉 夫人民軍從斯普利特撤出了他們所有的裝備與軍艦,而九十年代的經濟衰退隨之到來。2000年之後,斯普利特終於重新恢復了活力並再度發展起來,而城市的發 展主要依靠旅遊業,通過城市建設中心的轉變,斯普利特目前已經成為了克羅埃西亞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許多新的旅館、飯店和辦公樓都正在修建當中,而許多大型的開發專案也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城市新的基礎設施也在逐漸完善,最近開始興建的城市大型工程項目是2009年開建的斯帕拉迪烏姆體育場(Spaladium Arena)。
地理特點
斯普利特位於一個夾在東部的卡什泰拉灣與斯普利特海峽間的半島上。半島西部有海拔178米的馬里揚山。而最高海拔779米的科濟亞克山與鄰近的最高海拔為1339米的莫索爾山從北面和東北面保護著城市,並將城市與內陸分隔開來。
氣候特點
斯普利特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夏季氣候乾燥, 冬季氣候濕潤,年平均降雨量超 過820mm,7月是斯普利特最炎熱的月份,平均氣溫在30℃左右,1月是最冷的月份,平均氣溫在10℃左右,11月是最濕潤的月份,平均有12天都在下 雨,降水量接近113mm,8月是最乾燥的月份,平均只有5天有降雨,降水量只有43mm左右。雖然斯普利特一年四季都有降雨,但冬季毫無疑問是最濕潤的 季節,雪在斯普利特也非常罕見,12月至來年的2月,一般都只有一場雪。斯普利特全年有超過2600小時的陽光照射時間。
人口統計
根據2001年的人口統計,斯普利特有188,694 個居民,而2007年克羅埃西亞內務部的一份調查估計,斯普利特人口已經增長到221,456 人。整個斯普利特市擁有大約 410,000 名居民,斯普利特也是克羅埃西亞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整個斯普利特-達爾馬提亞縣擁有470,000 名居民,其中95.15%的居民是克羅埃西亞族,88.37%的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
經濟發展
斯普利特經濟在擺脫了向市場經濟和私有化轉型所造成的經濟衰退後緩慢發展,然而,在前南斯拉夫時期,斯普利特一度是南斯拉夫重要的經濟中心,擁有現代化、 多種類的工業產業和經濟基礎,包括造船、食品、化工、塑膠、紡織、造紙等工業部門。1981年,斯普利特的人均GDP是整個南斯拉夫平均值的137%,如 今,斯普利特絕大多數工廠已經遠離了商業(或者遠低於內戰前的生產勞動水準),今天,城市的產業更趨向於商業與旅遊業,因此造成大量的工廠工人失業。布羅 多斯普利特船廠是克羅埃西亞最大的 造船廠,有 4,000 名員工,製造了超過350艘船隻,包括許多巴拿馬型 和非巴拿馬型的油輪、集裝箱船、運輸船、挖泥船、離岸平臺、客輪、潛艇、巡邏艇和遊輪。在船廠建造的船隻80%是由國外客戶預訂的。新建的A1高速公路將 斯普利特與克羅埃西亞其他高速公路網連接在一起,幫助刺激了斯普利特經濟的增長與投資的增加,使得新的商業企業在市中心和郊區不斷的建立起來。2005年7 月高速公路正式開通。如今,城市的經濟在部分老工業企業(如食品、釀酒、造紙和化工)部分的恢復的情況下主要還是依靠國際貿易和旅遊業的發展。從1998 年起,一年一度的克羅埃西亞船舶展覽會都在斯普利特舉辦。從2005年到2006年,斯普利特通過城市的發展提供了4,000 個工作崗位。2006年上半年國外投資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6%,並第一次出現了貿易順差。同樣,斯普利特的經濟增長率在2006年上半年達到了6%。加 之,2006年斯普利特獲得了更多的船舶訂單並隨之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一切都預示著斯普利特曾經輝煌的造船業開始復蘇。
旅遊文化
1979年,斯普利特老城中心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遺產名錄,斯普利特同時也被認為是克羅埃西亞文化的一個中心,城市的文學傳統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時代,克羅埃西亞文學之父瑪律科•馬魯利奇就曾在斯普利特居住和生活,而在現代作家們對幽默的感覺的把握超越了斯普利特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他們當中最著名的是米連科•斯莫耶, 他的著名的電視連續劇講述了斯普利特向現代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所走過的歷程。同樣,儘管有多姿多彩的環境特徵,斯普利特的電影業也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早期, 最早在斯普利特從事電影業的是約西普•卡拉曼。不過很少有電影專門圍繞斯普利特展開故事情節,但是城市貢獻了好幾個著名的演員,其中最有名的是伯里斯•德 沃尼克。伊沃•蒂亞爾多維奇以他的輕歌劇聞名於世,而不論是斯莫耶還是蒂亞爾多維奇,這兩位著名的藝術家他們都能代表斯普利特的古老傳統,由於大量來自不 發達內陸地區的移民的湧入所導致的城市氣質的逐漸淡化與消失,傳統的斯普利特家庭仍然保留著達爾馬提亞沿海地區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人們常常公開的陳述他們對古老城市的鄉村化發展的不滿。1893年建立的斯普利特國家大劇院也是克羅埃西亞最古老的劇院之一。
交通運輸
斯普利特是達爾馬提亞及鄰近地區的交通樞紐,除了札格雷布-斯普利特高速公路(A1高速公路)外,在紮達爾-杜布羅夫尼克路線上的沿亞得里亞海岸線行進的 公路必定經過斯普利特,而城市內部也有高速公路和大道有效快速的連接市區與周邊地區。斯普利特市內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車,由於斯普利特依山傍水的地 理位置,使得有軌電車不足以在斯普利特發展起來。當地的公共運輸公司在2008年翻新了車隊的車型,擁有最新款的曼和梅塞德斯-賓士車型。斯普利特同樣也 是克羅埃西亞鐵路網連接的最南端,在斯普利特市中心,鐵路通過兩條隧道進入中央火車站,斯普利特鐵路是普通鐵路,沒有電氣化設備,也沒有設置複綫,從斯普利 特到札格雷布或者里耶卡需要5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雖然2007年10月新的札格雷布-里耶卡鐵路的修建已經開始,然而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明確的計畫表示要 升級這條鐵路線。而在2006年12月初,斯普利特環城鐵路網工程開工,目前已經有一條線從斯普利特港通往卡什泰拉,在不久的將來,這條線路有望完全電氣 化並設置複綫,而子彈頭列車也有望投入使用。而斯普利特環城鐵路網也可能延伸到之前提到過的斯普利特國際機場,並進一步延伸至特羅吉爾。斯普利特也計畫在 2012年開始建設城市小型地鐵。在卡什泰拉的斯普利特國際機場是克羅埃西亞第二大機場,2008年進出機場的旅客人數達到1,203,778 人次,全年都有通往札格雷布、倫敦、法蘭克福和德國科隆波恩機場的航班,在夏季會形成巨大的旅遊交通壓力。機場的擴建據估計將在2012年開始。斯普利特海港每年有將近四百萬人次的旅客出入,是地中海第三繁忙的港口,港口每天都有通往里耶卡、杜布羅夫尼克和義大利的安科納的渡輪,而在夏季,斯普利特還會開通同其他義大利港口如佩斯卡拉的渡輪,絕大多數中央達爾馬提亞島嶼只能通過斯普利特港坐船到達(通過亞德羅利尼亞海運公司和斯普利特旅行社的遊輪),這些島嶼包括布拉奇島、哈瓦爾島和紹爾塔島以及更遠的維斯島、科巧拉島和拉斯托沃島,同時斯普利特也是乘船遊覽的目的地,超過130,000 名遊客與260艘船隻在這裡經過。根據記錄停泊在港口最大的船隻是長達315米的“聲名掃地”號遊輪。
影片分享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斯普利特
斯普利特旅遊局: 斯普利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