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爾薩斯
地處法、德、瑞三國交界的亞爾薩斯,融合了開朗的拉丁民族和勤奮的日耳曼民族的兩種特質,如果你到這裡,所看的是德式美麗木條屋,所吃的是德國豬腳翻版的酸菜醃豬肉,再加上亞爾薩斯方言相當近似德語,因此法德雙聲帶在當地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在親密融合的背後,隱藏的是亞爾薩斯人兩百年來的流離命運。
|
more... |
|
|
科瑪
雖然科瑪是亞爾薩斯3大主要城市中的最小城,但它卻是亞爾薩斯葡萄酒鄉之路的中心首府,由於科瑪也位在弗日山脈(Vosges)和萊茵河的中點,因此有許多法國中央單位的行政代表居住在此。不過真實的科瑪並不是這麼嚴肅的城市,而是一個被彩色半木造屋和藍色小河所包圍的清新小鎮,而利用弗日山脈粉紅色砂岩所建造的教堂和建築,在陽光照射下更顯光華。
|
more... |
|
|
史特拉斯堡
由依爾河包圍起來的Geande Ile(大島),是亞爾沙斯區的歷史中心,在這相當小的區域中它有著傑出而複雜的歷史遺跡,大教堂、四座古老的教堂和羅昂宮,羅昂宮原是教堂主教所居住的地方,遠離其他的建築有如一個被孤立的遺跡,形成一擁有中世紀特徵的鎮,以及說明了斯特拉斯堡從15世紀到18世紀的發展與進步。
|
more... |
|
|
艾古斯漢
位在科瑪西南市郊5公里的艾古斯漢,是亞爾薩斯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在羅馬人佔領前即有人跡,今日的小鎮中心,在8世紀時曾是層層壁壘的防禦城堡,1002年,教皇聖李奧九世(Pope Saint Leo IX,1049-1054)就在這座城堡誕生,然後在城堡旁的小禮拜堂受洗。
|
more... |
|
|
洛林
洛林原來是一個獨立的公國,成立與843年。1552年,法王亨利二世奪取了境內的梅斯(Metz)、圖爾(Toul)和凡爾登(Verdun)三個主教區。三十年戰爭中,法國一度佔領洛林全境。
|
more... |
|
|
摩澤爾省
摩澤爾省(法文:Moselle)是法國洛林大區所轄的省份,以穿過此省的一條河流命名,北鄰盧森堡、德國。該省是法國老牌的工業重鎮,有煤,鐵等天然資源。
|
more... |
|
|
孚日省
孚日省(法文:Vosges)是法國洛林大區所轄的省份。
|
more... |
|
|
皮卡第
皮卡第(也譯作“皮卡第”)是法國的一個地區,歷史上曾經是法國的一個省。該地區位於法國的北部,由現在的埃納(Aisne)、瓦茲(Oise)和索姆(Somme)三省(Département)組成。該區的大城市有拉昂(Laon)、博韋(Beauvais)和亞眠(Amiens)。
|
more... |
|
|
瓦茲省
瓦茲省(Oise)是法國皮卡第大區所轄的省份。
|
more... |
|
|
埃納省
埃納省是1790年創建的83個省之一,它由法蘭西島省的一部分(拉昂地區 Laonnois、蘇瓦松地區 Soissonais、努瓦榮地區 Noyonais、瓦盧瓦 Valois),皮卡第省的一部分(Thiérache, Vermandois)以及香檳省的一部分組成的。
|
more... |
|
|
巴黎
從羅浮宮到艾菲爾鐵塔,從協和廣場到大小皇宮,花都巴黎的演進與歷史盡展現在塞納河兩旁。孕育出小說鐘樓怪人的聖母院以及典雅細緻的聖禮拜堂為建築史上兩大經典傑作,而奧斯曼為巴黎打造出寬闊的廣場與成放射狀的林蔭大道則深深影響了19世紀末與20世紀的城市規劃。
|
more... |
|
|
塞納河
從艾菲爾鐵塔及協和廣場,到大小皇宮(1990世界博覽會展場),塞納河畔見證了巴黎的革命與歷史軌跡。巴黎聖母院及聖禮拜堂為世界級的建築傑作,而19世紀末到20世紀時期,都市規劃大師奧斯曼的寬闊廣場和林蔭大道想法,影響了當時的大巴黎地區的改造計畫。
|
more... |
|
|
西岱島
西岱島(又譯西提島、城島;法文:Île de la Cité)是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兩座島嶼之一(另一座為聖路易島),也是巴黎城區的發源地,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和聖禮拜堂都位於該島。西堤島的西端為一座墨洛溫王朝的宮殿,它的東端從墨洛溫王朝之後就被作為宗教場所,尤其是在巴黎聖母院建立之後。
|
more... |
|
|
羅浮宮
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邊,原是法國的王宮,現在是羅浮宮博物館,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羅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由法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防禦的城堡,邊長約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積大致相當於今羅浮宮最東端院落的四分之一。當時的羅浮宮堡並不是法國國王的居所,而是被用來存放王室財寶和武器。
|
more... |
|
|
卡魯索凱旋門
卡魯索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是法國巴黎的一座凱旋門,位於羅浮宮範圍內的卡魯索廣場(Place du Carrousel),1806年興建,以慶祝 拿破崙的軍事勝利。更為著名的雄獅凱旋門開建於同一年,但是工程花費了30年,大約是其兩倍大。
|
more... |
|
|
巴黎皇家宮殿
巴黎皇家宮殿是位於巴黎羅浮宮北部庭園的一所宮殿,與羅浮宮的北翼遙遙相對。它的著名前院與巴黎皇家宮殿廣場之間由丹尼爾・布倫設計的石柱所相隔。自拿破崙時期建設的里沃利路,這個廣場被喬治‧巴隆‧歐斯曼擴建為今天的模樣。
|
more... |
|
|
新橋
新橋(Pont Neuf)是巴黎塞納河上最古老的橋,「新橋」這個名稱是為了從許多連結兩岸的橋梁中區別出來而取的。 新橋位於西堤島(位於塞納河的中心,也是巴黎歷史的核心)的西邊,連結巴黎的左岸(巴黎的南部)與右岸。 新橋長278公尺(912英呎),寬28公尺(大約92英呎),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西堤島與左岸之間的部分有5個拱,與右岸連接的部分則有7個拱。
|
more... |
|
|
巴黎證券交易所
巴黎證券交易所(Paris stock exchange or "Bourse de Paris" in French) 於2000年稱為巴黎Euronext。 巴黎證券交易所是法國最大的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724年。長期以來,巴黎證交所以債券交易為主,不過80年代法國實行一連串金融改革措施以後,巴黎證交所證券和債券發行量大大增加,目前在世界各大交易所中,次於紐約、東京、倫敦,名列第四。
|
more... |
|
|
巴黎市政廳
巴黎市政廳(法語:Hôtel de Ville)是法國巴黎自1357年以來的市政廳所在地,位於第四區的市政廳廣場(在1802年以前名為「格列夫廣場」,Place de Grève)。它具有多種功能:地方行政機構、巴黎市長辦公室(自1977年以來)、大型招待會場地。 1357年7月,巴黎市長用市政府的名義買下了塞納河右岸卵石灘坡所謂的「柱房」(maison aux piliers),那裡是小麥和木材卸貨碼頭,後來併入「格列夫廣場」(Place de Grève,意為河灘廣場),是巴黎人經常聚集的地點,特別是公開處決時。
|
more... |
|
|
巴黎聖母院
1894年至1905年威廉皇帝二世時期,由Julius Carl Raschdorff設計所建。柏林大教堂是在舊的大教堂拆除之後,為霍恩措倫王族所建的宮庭及紀念教堂。不顧當時人們的反對,柏林大教堂上按照威廉二世的願望,建起了一座裝飾華麗、帶有義大利文藝複興時期風格的圓頂。二次大戰期間,教堂毀壞嚴重,1975年至1993年間得到了重新修複,但其原有裝飾進行了簡化。
|
more... |
|
|
畢卡索博物館
依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創作時期「青色時期」、「立體主義」、「黑色時期」,而分成20個展覽室,包括了他的畫作、雕塑、素描、陶器,甚至他所寫的詩。 在1985年成為畢卡索博物館之前,這棟名為Hotel Sale的建築已經相當有名,是由皮耶‧奧百德‧馮特內(Pierre Aubert de Fontenay)在1656年所建造的豪宅,此後也曾經做為威尼斯大使寓所、巴黎專業藝術學院的校舍。
|
more... |
|
|
法蘭西學院
法蘭西學院(Collège de France 又譯:法蘭西學士院),是獨立於法國正規教育體制之外的高等學府。與僅具象徵地位的法蘭西學術院(Académie française)不同,是法國近現代極為重要的研究重鎮。沒有考試,不發文憑,所有的人都可以在此聽取教授的演講,學風自由,力主原創精神。而能夠擔任教授的人,也都是在專業領域上的權威人士。
|
more... |
|
|
先賢祠
先賢祠(Panthéon)位於法國巴黎拉丁廣場,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興建的聖日內維耶大教堂,歷經數次變遷以後現在成為法國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先賢祠是新古典主義建築的早期典範,其正面仿照羅馬萬神殿(Pantheon in Rome),拱頂為布拉曼特風格。
|
more... |
|
|
呂特斯競技場
在巴黎,除了克呂尼博物館(Thermes de Cluny)的浴場以外,呂特斯競技場是僅餘的法國羅馬時代(Gallo-Roman)遺跡。 建於第一世紀至第二世紀末的競賽場以及劇場的遺跡仍清晰可見。
|
more... |
|
|
聖米歇爾大道
聖米歇爾大道(Boulevard Saint-Michel)是法國巴黎拉丁區的2條主要街道之一(另一條是聖日耳曼大道)。這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林蔭大道,北起塞納河上的聖米歇爾橋和聖米歇爾廣場,穿過聖日耳曼大道後繼續沿著巴黎大學和盧森堡公園延伸,結束於皇家橋車站前的Camille Jullian廣場和氣象台大街。這條大道由奧斯曼男爵開闢,平行於聖雅克路,標誌巴黎的南北向歷史軸線。
|
more... |
|
|
聖許畢斯教堂
17世紀中葉,宗教改革風潮興起,天主教廷為了強化教區人民信仰,在1646~1780年間,歷經多位主教協力推動,將原址的小教堂改建為僅次於聖母院的巴黎第二大教堂。改建完成後的教堂,見證法國近代史上的多次改革與變遷,文豪雨果與Adele Fouche的婚禮,便是在此舉行。
|
more... |
|
|
聖日耳曼大道
聖日耳曼大道(Boulevard Saint-Germain)是法國巴黎的一條主要街道,位於塞納河左岸(南岸)。該路呈弧形,東起聖路易島邊緣的Sully橋,西到通向協和廣場的協和橋,穿越巴黎第五區、巴黎第六區和巴黎第七區。在聖日耳曼大道的中段,與南北走向的聖米歇爾大道交匯。 聖日耳曼大道最著名的是穿越聖日耳曼德佩區的那一段,也是它得名的那一段。
|
more... |
|
|
聖日耳曼德佩修道院
聖日耳曼德佩修道院(Abbaye de Saint-Germain-des-Prés)是法國首都巴黎第六區的一座本篤會修道院,創建於6世紀,法蘭克國王Childebert攻打西班牙的薩拉戈薩時,得到當地主教贈送的聖帶,回到巴黎後就興建了這座教堂來收藏這件聖徒遺物,命名為聖十字和聖文生教堂,當時它還只是巴黎的郊區,塞納河左岸洪水泛濫的河灘荒地,從西岱島的王宮可以看見這座坐落在田野間的教堂。
|
more... |
|
|
盧森堡公園
盧森堡公園佔地百頃,有巨大的梧桐大道與圖案的花園、噴泉,以及許多上古智者的雕像,還有一個皇帝的別宮盧森堡宮(Palais du Luxembourg),目前盧森堡宮是國會議員的宿舍。 由於盧森堡宮今日已成為參議院所以管制略為嚴謹,公園的開放時間亦為複雜,就是說差不多早上8點左右開放,至夏季6月最晚在晚上9點30分,而冬季12月則最早在下午4點30分關門,依此類推每15天換一次時間。
|
more... |
|
|
盧森堡宮
盧森堡宮比起巴黎城其他建築,無論從它的粗砌石結構,還是從它的粗大的圓柱和環形結構看,都更令人聯想到佛羅倫斯的“庇蒂宮”。盧森堡宮的正面中間為一帶兩層立柱的樓臺式建築,頂端有一四棱圓屋頂。兩側各有一座翼樓。三座樓之間由一條連在一起。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這座宮殿補從王室家族手中奪走,並被改建成為一座國家監獄。
|
more... |
|
|
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建於1889年,由建築師艾菲爾所設計。 建造艾菲爾鐵塔的初衷,是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在巴黎舉辦的國際博覽會,建成後頗受爭議,聯名抗議的各界人士達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馬。 豈料,鐵塔建成後,竟產生了世界性的轟動效應,一舉成為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的最具代表性和象徵性的建築,甚至成為巴黎乃至法國的象徵。在1931年紐約帝國大廈落成前,艾菲爾鐵塔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築物的地位。
|
more... |
|
|
巴黎歌劇院
加尼葉歌劇院(法語:Opéra Garnier),通常稱為巴黎歌劇院(法語:Opéra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擁有2200個座位的歌劇院。巴黎歌劇院是一座新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由法國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Charles Garnier)所設計,被認為是新巴洛克式建築的典範之一。
|
more... |
|
|
巴黎凱旋門
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位於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又重新復工,到1836年終於全部竣工。
|
more... |
|
|
巴黎聖奧古斯丁教堂
巴黎聖奧古斯丁教堂(Église Saint-Augustin de Paris)是法國巴黎第八區的一座天主教堂,長100米,高60米,是巴黎第一座大規模使用金屬結構的建築。它興建於1860年到1871年,位於巴黎的「小波蘭」地區,在Pepiniere路,靠近聖拉撒路地鐵站。
|
more... |
|
|
凡爾賽宮
從法王路易14到路易16,精雕細琢的凡爾賽宮一直都是國王的主要居住所;數代的建築師、雕刻家、室內設計師及造景建築師不斷投入心力,打造出凡爾賽宮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的富貴姿態,使得它成為百年來歐洲王室心目中官邸的最理想典範。
|
more... |
|
|
楓丹白露宮
楓丹白露宮隱身於巴黎東南方的楓丹白露森林中,自12世紀起,一直是中古世紀法國皇室的狩獵行宮。16世紀法蘭西斯一世將楓丹白露宮予以擴充、改建及重新裝潢,希望塑造出新羅馬的形象;如今這義大利風味十足的宮殿,與周遭廣大庭園相互輝映,更加突顯出它揉合文藝復興和法國藝術傳統的獨特之美。
|
more... |
|
|
大皇宮
大皇宮和小皇宮座落於香榭麗舍大街上,是為了迎接1900年巴黎的國際博覽會而建的,東邊是協和廣場,西邊為凱旋門,南邊則連接著塞納河上最漂亮的亞歷山大三世橋。 大皇宮曾一度關閉修繕,2005年重新開放,主要用來舉辦短期的重大文化活動,如藝術展、時裝表演等。大廳的四周有上下兩層環形走廊,通向58個展覽廳。
|
more... |
|
|
小皇宮
小皇宮與大皇宮毗鄰,同樣是為1900年博覽會而建造。小工圍繞一座花園展開,宮內以大量壁畫和穹頂畫進行裝飾,特別值得留意的有入口穹頂上的“思想”、“神秘”,大廳左側天花板上的法國歷史場景,右側天花板上的“榮譽”、“詩劇”、“幻想音樂”。
|
more... |
|
|
協和橋
協和橋(Pont de la Concorde)是法國巴黎一座跨越塞納河的拱橋,介於協和廣場的堤道(quai des Tuileries)(右岸)和奧賽堤道(quai d'Orsay)(左岸)之間。它在過去曾稱為路易十六橋(pont Louis XVI)、革命橋(pont de la Révolution)、協和橋,波旁復辟時期(1814年)復稱路易十六橋,1830年再度恢復協和橋名稱,直至今日。
|
more... |
|
|
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法文:Place de la Concorde),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岸的一個大廣場,面積約8.4萬平方米。 1755年,廣場由Ange-Jacques Gabriel設計,是一個由護城河環繞的八角形,介於西面的香榭麗舍大街和東面的杜伊勒里宮之間。廣場上充滿了雕塑和噴泉,1763年以當時的國王命名為路易十五廣場(Place Louis XV)。1748年,廣場上豎立起國王的騎馬雕像。
|
more... |
|
|
戴高樂機場
巴黎-夏爾·戴高樂機場(IATA:CDG,ICAO:LFPG)也被稱為戴高樂機場(Roissy),座落於巴黎,是歐洲主要的航空中心,也是法國主要的國際機場。它是以法國將軍、前總統夏爾·戴高樂(1890年-1970年)的名字命名的。它位於巴黎東北25公里處的華西(Roissy)。
|
more... |
|
|
香榭麗舍大街
香榭麗舍大道(法語: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或les Champs-Élysées)是巴黎一條著名的大道,位於城市西北部的第八區。它被譽為巴黎最美麗的街道。「香榭麗舍」原意是希臘神話中聖人及英雄靈魂居住的冥界(Elysium)。
|
more... |
|
|
新凱旋門
拉德芳斯區新凱旋門(La Grande Arche)位於法國巴黎最著名中軸線末端,是同艾菲爾鐵塔一樣具有影響力的法國近現代建築。這個高110米,深112米,橫跨度108米的巨型「門」始建於1984年,歷時約6年,1989年工程全面峻工。
|
more... |
|
|
春天百貨
春天百貨(Printemps)是一間源自法國的連鎖百貨公司。 春天百貨旗艦店位於法國巴黎第九區的布樂法.奧斯曼大街上,鄰近許多知名的百貨商店,例如巴黎拉法葉百貨公司。 除了位於巴黎的春天百貨旗艦店外,在巴黎市內與法國境內都有春天百貨的分店。
|
more... |
|
|
聖馬丁運河
儘管不似威尼斯運河,聖馬丁運河也是有一番風味的。在巴黎的運河邊漫步也會有像在威尼斯一樣的浪漫風情吧。 當你沿著運河走下去的時候,附近的安靜寧謐會讓你感覺到在精緻悠閒的法國小鎮裏。
|
more... |
|
|
蒙馬特
蒙馬特曾是文人、藝術家聚集區域,因為藝術家的生活習性,在蒙馬特的巷弄間,散落著許多小餐館、小酒館、小咖啡館,愈晚愈熱鬧。 幾百年來,蒙馬特產生不少有名的畫家,畢卡索就是其中之一,而今日的帖特廣場(Place du Tertre),同樣聚集眾多畫家,成為有名的畫家市集,也吸引遊客到此一遊。
|
more... |
|
|
達利美術館
達利(Salvadore Dali, 1904-1989)不但是超現實主義的領袖,也是本世紀最受爭議的藝術家,畫中的意境難測、個人行事乖張,更增加他個人作品的魅力。整座美術館由達利親手設計,充滿了不可思議,其中「愛麗絲夢遊仙境」、「時間」特別受到注目。
|
more... |
|
|
紅磨坊
位於羅馬廣場附近,是法蘭克福最具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建於1270年,自1787年開始改建,直到1833年完成。1848年,德國歷史上第一個經過選舉產生的議會在這裏召開,誕生了德國第一部統一憲法,從那時開始,它就成為德過統一和民主的象徵。
|
more... |
|
|
愛牆
巴黎愛牆坐落於巴黎市北蒙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個小公園裡。蒙馬特高地是巴黎文人聚居的地方,這裡有著名的聖心聖殿、紅磨坊。愛牆面積約為40平方米,由511塊深藍色的長方形石磚組成,牆上寫滿了「我愛你」,據說包括311種字體和280種語言。
|
more... |
|
|
諾曼第
西元9世紀,當時法國沿海一帶地區皆遭受維京人的襲擊,維京人領袖「Rollo」在盧昂受洗成為基督教徒,並將盧昂設為諾曼地首府,他們從掠奪者變成統治者,才從此開啟了諾曼地的歷史。
|
more... |
|
|
盧昂
西元9世紀才逐漸為人所注意,當時沿海一帶地區皆遭受維京人的襲擊,直到維京人領袖「Rollo」在盧昂受洗成為基督教徒,才從此開啟了盧昂在地區行政、宗教及政治的領導地位。經過了英國的數百年統治之後,13世紀初盧昂隨著其它諾曼地土地,一同納入了法王奧古斯都(Philippe-Auguste)的領導之下。
|
more... |
|
|
盧昂聖母大教堂
這裡就是聞名遐邇,莫內(Claude Monet)筆下盧昂聖母大教堂的本尊所在。華麗美觀的聖母大教堂,是法蘭西歌德式教堂的經典代表。早在西元4世紀時,由St Victrice所興建的早期基督教教堂就已經在教堂的現址聳立了。
|
more... |
|
|
聖女貞德教堂
被許多16~18世紀的半木條屋包圍的舊市集廣場(Place du Vieux-Marché),在過去也曾經是刑場所在地,聖女貞德就是在1431年5月30日在廣場上被處以火刑,目前廣場上立起的十字架,就是當時柴堆的所在位置。廣場旁的聖女貞德教堂建於西元1979年,面海的摩登教堂,利用板岩與與銅製鱗片創造出狀似翻轉船身的屋頂,教堂內部的天花板,也是模仿船只的甲板建造,就連窗戶像極了魚的造形。透過巧妙的光線與創意設計,建築師Louis Arretche創造了十分寬敞明亮的教堂空間。
|
more... |
|
|
卡昂
過去卡昂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隨著城垛的建立與征服者威廉腳下的治理,帶來了卡昂的繁華興盛,而當地珍貴的萊姆石材,更隨著威廉的征服腳步,去到英國;成了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與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的建築基礎。只不過,繁榮的經濟與物產卻也種下了日後的爭端伏筆。
|
more... |
|
|
卡昂城堡
威廉在1066年正式登基為英格蘭國王,大興土木建造了卡昂城堡,1123年時,威廉的兒子亨利一世(Henry I)也為城堡增建了部分建築。目前,佔地達5公頃的卡昂城堡,也是歐洲現存最大軍事城圍之一。1204年,諾曼地正式劃歸法國擁有,才為卡昂城堡的皇室光輝畫下了句點,從此僅剩軍事意義。
|
more... |
|
|
翁弗勒
翁弗勒的航海歷史可追溯至16~18世紀的航海時代,無論是漁民、探險家,甚至是海盜,都是從這裡揚帆出航。1608年發現加拿大魁北克(Quebec)、由Samuel de Champlain帶領的探險隊伍,就是由這個翁弗勒港,出發冒險。
|
more... |
|
|
聖米歇爾山
在諾曼地與不列塔尼間的潮汐地帶可以發現沙洲上的岩島—聖米歇爾山。盤據於岩島最高處的便是俗稱「西方奇蹟」的哥德式本篤會修道院以及依修道院而成形的村莊聚落。 此修道院是為了紀念大天使米迦勒所建,歷經11世紀到16世紀共500多年才完成。
|
more... |
|
|
聖米歇爾修道院
根據居爾特的神話,聖米歇爾山曾經是那些死去的靈魂的安息地與海上的墓地,而他的由來典故是在西元708年時阿維蘭及(Avranches)的聖歐貝爾主教(Bishop Aubert),在夢裡曾三度夢見天使長聖米歇爾(Saint Michel)托夢給他,希望以他的名義在座岩山頂建立一座聖堂。
|
more... |
|
|
艾特塔
艾特塔(Étretat),一個拉丁原名為「道路盡頭」(end of the road)的海岸小鎮,雖然早在羅馬時期就已經開啟了發展歷史,但卻是到了海岸旅遊逐漸盛行之後,才靠著兩座天然象鼻海拱門而真正發光發熱, 艾特塔海岸,就是艾特塔的招牌景觀;也是讓眾多遊客來到艾特塔停留的唯一原因。
|
more... |
|
|
都維勒&托維勒
位於河岸兩邊的都維勒(Deauville)與托維勒(Trouville),雖然只有一線之隔,但卻流露出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情,前者是人氣超高的奢華海灘度假聖地,後者雖然也是十分知名的度假小鎮,但卻承襲了傳統的漁村純樸。
|
more... |
|
|
布列塔尼
布列塔尼古稱Armor,意即「濱海之地」。布列塔尼濃厚的地方色彩來自於它獨特的民族背景。布列塔尼人的先祖是塞爾特(Celts)人,他們先後2次大規模移民布列塔尼地區;第一次是西元前6世紀由現今的德國一帶移入,第二次則是由愛爾蘭、威爾斯一帶,跨越英吉利海峽來到布列塔尼定居,經過時代遞嬗及融合,形成日後的布列塔尼民族。
|
more... |
|
|
漢恩
漢恩早在羅馬時代就掌握了交通樞紐位置,一直以來也是布列塔尼半島對外的重要門戶。16世紀布列塔尼正式併入法國之後,漢恩更取代了南特,成為布列塔尼區的首府,而國會大樓的建立,也為漢恩帶來了各地的貴族與仕紳,Place de Lices一帶豎立起的一棟棟豪華民房,記錄了漢恩風光的過往。
|
more... |
|
|
迪農
迪農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一千年前,1283年時這裡成為公爵領地,而這也是最早城牆建立的時間,只不過,讓迪農真正在布列塔尼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則是百年戰爭時帶領軍隊成功抵禦英軍的布列塔尼英雄Du Guesclin。
|
more... |
|
|
瓦恩
身為Golfe du Morbihan的首府,瓦恩也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高盧-羅馬(Gallo-Roman)時代,這裡就是當時Veneti地區的首都,古早的城牆說明了這一段早年的風光。西元9世紀時,布列塔尼英雄—瓦恩公爵諾米諾(Nominoë),終於統一了布列塔尼的各個部族。
|
more... |
|
|
僧侶之島
跨越了500公尺的海峽,彷彿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以藍色白色為建築主要基調,點綴上終年不謝的各式花木,構成了島上純淨的自然采風,仔細瞧瞧建築物的細節,還可以看到不少迷你的聖母瑪麗亞雕像,說明了島上討海人的精神信仰。
|
more... |
|
|
坎培
坎培,擁有悠遠的歷史,並傳承了地方色彩極重的布列塔尼文化,讓不少人將這裡視為「布列塔尼之魂」(Soul of Brittany),也成為遊客前來貼近布列塔尼生活的重要一站。
|
more... |
|
|
阿凡橋
早年的阿凡橋是個擁有14個水車,專門靠著磨坊生產麵粉的小城鎮;位於阿凡河(River Aven)出海口的阿凡橋,也因著地利之便,擁有忙碌的港口景觀,19世紀中,看上了阿凡橋特殊的海岸景觀與異國氛圍,許多畫家先後來到此地找尋靈感。
|
more... |
|
|
城中之城
在孔卡諾外島上,以古老城牆包圍小城,塑造了這裡城中之城的奇妙形式。小島在14世紀曾有30年落入英軍的控制,也因此在布列塔尼取回統治權後,這裡就開始了漫長的堡壘建造工程,17世紀時知名的軍事工程師沃邦(Vauban),又為這裡量身打造了獨特的砲台,重塑了小島的城牆外觀,並大致延續至今。
|
more... |
|
|
玫瑰海岸
從Brest到漢恩兩城之間的粉紅色海岸,稱為玫瑰海岸(Côte de Granit Rose),如此浪漫的名稱,並非出自想像,而是這一帶全都可以看到玫瑰紅花崗岩,散落在海岸,奇形怪狀的石頭,形成極為特殊的景觀。
|
more... |
|
|
阿基坦
阿基坦(法文:Aquitaine)是法国西南部一個大區的名稱,共有多爾多涅省、吉倫特省、朗德省、洛特-加龍省、比利牛斯-大西洋省等行政區。
|
more... |
|
|
多爾多涅
多爾多涅省(Dordogne)是法國阿基坦大區東北部的一個省份,編號為24,為法國第二大省,首府佩里格。
|
more... |
|
|
波爾多
波爾多(Bordeaux)是位於法國西南的一個港口城市,擁有人口925,253人(1999年),是法國第四大城市,位列巴黎,里昂,馬賽之後。它是阿基坦大區的首府,同時也是吉倫特省的首府。曾是法國舊省吉耶納的首府,歷史上屬加斯科涅地區。
|
more... |
|
|
聖安德列大教堂
聖安德列大教堂位於市中心,隔著教堂前的廣場和市政廳相對。教堂建於11世紀,主殿是羅馬式樣的建築。在英國統治時代,這座教堂因被認為規模小而曾擴建過。1137年,路易7世和阿莉葉諾•達基特努在這座教堂舉行過婚禮。
|
more... |
|
|
拉斐酒莊
拉菲酒莊生產的紅酒有紅酒之后的稱譽,位於波依雅克(PAUILC)山丘,是屬於梅多區(MEDOC)的酒園。 Chateau Lafite是1855年分級時第一酒中的”狀元”,不過,它的酒在60和70年代的品質卻低於第一頂級酒莊
|
more... |
|
|
奧弗涅
奧弗涅(Auvergne)地勢開闊,在漫長歲月的雕琢下,逐漸形成了它一望無垠的獨特景致,是探險愛好者的樂園。這裏的火山,便是“聖火”燃燒之地!
|
more... |
|
|
蒙呂松
藝術、歷史之城,建於中世紀。波旁王朝路易二世(Louis II)的城堡高倨在城市高處。低矮處的古老街區上,分佈著狹窄的小街道和木房子。這裏保存著世界上最完整的手搖弦琴和傳統樂器。
|
more... |
|
|
黃金山丘
位在第戎市南方的黃金山丘(Côte d'Or)是勃艮第酒區的心臟地帶,由北邊的夜丘區(Côte de Nuits)及南邊的波恩丘區(Côte de Beaune)組成,重要的酒莊及葡萄園都分布在RN74國道沿線。採收季時,成熟的葡萄葉會將整片坡地舖成金黃色,因此得名。
|
more... |
|
|
香檳亞丁
名聞全球的法國特產---香檳酒---在許多世界重要慶典點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僅是因為它的風味獨特,當香檳氣泡在專用的香檳酒杯中不斷升起時,它為慶典所營造的愉悅與浪漫氣氛,自是無懈可擊。但是想要釀造出這樣令人愛不釋手的美酒,從植株剪枝、除蟲灌溉,一直到收割榨汁、發酵裝瓶,每個階段、每個步驟都馬虎不得。
|
more... |
|
|
朗格多克區
朗格多克地區一年有2,500個小時在地中海陽光的照射下,距南歐的西班牙巴塞隆納和義大利,僅約3小時車程。緊鄰西班牙的地理位置,讓此區有著迴異於法國主流文化的傳統,他們說自己保留下最傳統的鬥牛,在與牛爭鬥時,只求最後把一方紅巾丟到牛頭下,而不是殘忍地一劍插下,用法式的文雅來處理西班牙式的節慶。
|
more... |
|
|
蒙貝利埃
這個城市的太陽永遠不西沈」,朗格多克省的省府蒙貝利埃大膽地將這句標語標示在宣傳手冊上,昭告全世界,在法國西南角的這座大學城,十個人中有四個人的年紀在35歲以下,縱使太陽下山,熱力四射的青春也能點亮整座城。
|
more... |
|
|
科里烏爾
科里烏爾距西班牙國境僅26公里,位於地中海岸,在西元673年是座小商港,10世紀時發展成軍事基地,後在1276至1344年成為馬約卡王國(Majorca)的夏宮,13世紀,十字軍從科里烏爾出港遠征,15世紀,轉型為漁村。現今海岸邊仍可見到這些歷史建築,例如13世紀打造的皇家城堡(the Château Royal)和The Madeloc Tower,以及1552年西班牙國王查理5世建造的海岸防禦工事Fort Saint Elme。
|
more... |
|
|
貝里尼昂
庇里牛斯山腳的貝比尼昂,10世紀至17世紀為加泰隆尼亞王國的一部分,其間的1276~1344年,曾是地中海小國馬約卡(Majorca)王國的大陸領土的首都。一直要到1659年庇里牛斯條約簽定之後,這一地區才成為法國的領土。
|
more... |
|
|
卡爾卡頌
法國南部的奧德省(Aude)首府卡爾卡頌舊城是一個中世紀要塞城市,人口約4萬,隔比利牛斯山與西班牙相望。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中世紀的歐洲,常常以某個封建領主的宮殿或城堡為中心,在其周圍修建教堂、廣場、市場和房屋街道等公共設施,形成城市。
|
more... |
|
|
羅亞爾河區
羅亞爾河谷本身就是一幅充滿濃濃文化味的絕佳風景畫;她的美蘊含在古城鎮、村莊和無數勘列為偉大建築遺跡的城堡;數百年來,此地居民與羅亞爾河共同構築出的田園景色,也為羅亞爾河增添許多美感。 羅亞爾河是法國境內最長的一條河流,河水悠悠流經的谷地,分布了大約140座的大小城堡,歷史最早可追溯到9世紀中葉。
|
more... |
|
|
南特
作為西法國的最大城,不管是在歷史上,或在經濟方面,南特始終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到15世紀為止,位於法國西部的布列塔尼(Bretagne),一直是獨立於法國之外的自治公國,而南特就是布列塔尼的首府。伴隨著悲劇公主安妮˙布列塔尼(Anne de Bretagne, 1477-1514)被迫下嫁法國國王兩次,布列塔尼終歸法國,南特的首都光環也隱沒於歷史中。
|
more... |
|
|
奧爾良
從10世紀開始,法國皇室的卡佩家族(Capet)即以奧爾良作為居住地,之後並曾有許多位國王在奧爾良停留過,15世紀的國王們,通常都下榻在格赫斯洛市屋,也就是古市政廳的所在地。在17~19世紀期間,奧爾良擔負巴黎與羅亞爾河間糖與織品運輸的大任,也以製造油醋賺進不少銀兩,躍居本區最重要的商業大城。
|
more... |
|
|
翁傑
翁傑是一個頗具歷史的古城,自西元1世紀開始就有村落進駐的紀錄,把翁傑帶入築城的繁榮時期,就是安茹伯爵福克˙尼拉(Foulques Nerra, 987~1040),他是權傾一時的超級諸侯,連國王也要敬畏他三分,說安茹地區(Anjou)就像是英法兩國的政治核心,一點也不為過。
|
more... |
|
|
翁傑堡
翁傑堡那17座30公尺高、灰色的巨型石塔,完全地擒住遊客的目光。在13世紀的戰國時代,卡佩家族的菲力浦二世(Philippe Augustus)奪得安茹地方,孫子路易九世(Louis IX)將翁傑堡翻修,這些壯觀的圓塔,就是在這時候完成的。
|
more... |
|
|
薇雍德希堡
薇雍德希堡不只是座城堡,更是座大花園。城堡完工於1536年,由法蘭斯瓦一世的財務大臣讓˙布黑頓(Jean le Breton)負責建造,由於布黑頓曾以大使身分前往義大利,因此他對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品味正好符合國王的需求。
|
more... |
|
|
榭維尼堡
灰藍色的屋頂、粉白色的外牆,和完美對稱的建築造型,非常鮮明的,這正是榭維尼堡的17世紀古典風格。路易十三的大臣亨利伯爵(Count Henri)決定興建一座全新的城堡,建築風格要選用當時最流行的形式,無庸置疑的,榭維尼堡確實是1630年代法式風格建築的先鋒。
|
more... |
|
|
香波堡
如果提到香波堡(Château de Chambord),這座羅亞爾河流域最大的城堡,就不能不從法蘭斯瓦一世(François I)說起。弱冠二十即位的法蘭斯瓦一世是個獵人王,他想打造一座狩獵城堡。1516年,他請達文西對城堡重建提出計劃,雖然這項承諾並未兌現,而且達文西在1519年就過世了,但後人推測香波堡中央創新的交替螺旋式雙梯,可能就是出自達文西的構想。
|
more... |
|
|
阿澤-勒-伊多堡
雖然不如雪儂梭或香波來得出名,但她卻常被譽為「羅亞爾河最美麗的城堡」。本來她是國王財務官吉利˙貝爾特洛(Gilles Berthelot)於1518年,利用公務之便中飽私囊的財富購得,並進行豪華改建作為私人的城堡,不過後來受到另一個財務官,因盜用公款被處決的事件影響,貝爾特洛為自保只得丟下城堡,倉皇地逃亡國外。
|
more... |
|
|
雪儂梭堡
3月中~9月中9:00~19:00(關門時間視月份不同而定,11月中~1月到16:30) 簡介: 雪儂梭是在亨利二世(Henri II)和王后凱瑟琳˙梅迪奇(Catherine de Médicis)完婚後成為法國王宮的,但是亨利的情婦黛安娜˙普瓦堤耶(Diane de Poitiers)才是雪儂梭的女主人。
|
more... |
|
|
翁布瓦茲堡
法蘭斯瓦一世和他的作家妹妹瑪格麗特,在翁布瓦茲堡長大成人,他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博學君王,從小便研讀拉丁文書籍的法蘭斯瓦一世,十分景仰文藝復興風潮,繼位後延攬了不少義大利的工匠與藝術家前來法國,而達文西的淵博知識,更深深吸引著這位精力旺盛的年輕法王。
|
more... |
|
|
隆尚宮
沿著馬賽著名的卡奴比埃爾大街前行,就可以看到拿破崙三世的行宮——隆尚宮,這座宮殿建於拿破崙三世統治時期。 隆尚宮的基本格局為:中間是群雕和噴泉,兩邊各延伸出去一段回廊,回廊的盡頭各有一座博物館,分別是美術博物館和馬賽歷史博物館。整體風格融巴羅克、羅馬及東方建築於一體。
|
more... |
|
|
尼斯
以正統的歷史,尼斯算是法國的敵人,尼斯在4世紀由希臘人建城,10世紀時歸普羅旺斯伯爵(Comte de Provence或Count of Provence)所有,14世紀的尼斯甚至還拒絕承認由法王分封的領主—路易安茹公爵(Louis d'Anjou)接管,因此落入薩瓦王室(House of Savoy)之手。
|
more... |
|
|
夏卡爾美術館
出身俄國猶太裔的夏卡爾(Marc Chagall,1897~1985),在法國習畫,也在法國成名,全名「夏卡爾聖經使命」的博物館在1973年的7月7日夏卡爾生日開幕,因為這座博物館是他還在世的時候就成立的,因此完全依照畫家的概念所企劃。
|
more... |
|
|
馬蒂斯美術館
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是法國的野獸派大師,他有一座博物館位於尼斯的希米耶玆山丘(Cimiez)上,四周圍繞著橄欖樹,博物館由一棟17世紀的別墅所改建,立面是以透視畫法所漆成的,以赭紅色和鵝黃色為主調,並與考古博物館(Musée Archéologiques)比鄰而居。
|
more... |
|
|
親王宮
建于13世紀的摩納哥親王宮,位於峭壁邊上,是摩納哥政府所在地,僅限親王外出時,才對外開放,而每到正午11點55分,就是皇宮廣場正衛兵交接的時間,僅有短短的5分鐘左右,卻吸引不少觀光客駐足觀賞。皇宮衛兵的夏季制服是白色,到了冬天就更換為黑色或是藍色。
|
more... |
|
|
蒙地卡羅
蒙地卡羅是摩納哥公國的一個城鎮,擁有世界聞名的大賭場。 每年1月的蒙地卡羅大賽車和5月的一級方程式賽車摩納哥大獎都吸引不少遊客。此外,還有音樂季、歌劇演出、國際馬戲節(1月下旬)、芭蕾舞、7~8月份的焰火盛會等讓蒙地卡羅地區充滿生機和活力。
|
more... |
|
|
坎城
說坎城是好萊塢的鸞生姊妹一點也不為過,尤其是五月中旬的坎城影展期間,衣香鬢影的熠熠星光將整座城市點亮,高級飯店、白色沙灘、社交名人、國際精品,就構成了坎城的夏日印象。不過坎城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星光都市,在19世紀之前,這裡甚至是個缺水又髒亂的小漁村,直到英國大法官布魯厄姆爵士(Lord Brougham)發現了這塊璞玉。
|
more... |
|
|
安提布
安提布的名字來自於古文「Antipolis」,原是古希臘的貿易港,是全歐洲最老的海港之一,歷經了幾個世紀的增建,目前的規模主要歸功於17世紀時軍事工程師佛邦(Vauban)所建的主港口,而位在佛邦港的方堡(Fort Carré)則因曾經囚禁拿破崙而出名。
|
more... |
|
|
畢卡索美術館
現代藝術巨匠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身西班牙,卻在法國發光發亮。現在的畢卡索美術館,又名格里馬迪堡(Château Grimaldi),建築最初建於4世紀的羅馬時代,又歷經了5~9世紀的整修,在1928年由安提布政府接收,並改建成藝術館。
|
more... |
|
|
畢歐
位在安提布和尼斯之間的畢歐,是一座靜謐而乾淨的海岸小鎮,雖然畢歐建城的起源可追溯到西元前154年,但是它現在卻成為蘇菲雅高科技園區(Sophia Antipolis)的計劃城市之一。
|
more... |
|
|
普羅旺斯
普羅旺斯(Provence)是古羅馬的一個行省,現為法國東南部的一個地區,毗鄰地中海,和意大利接壤。從阿爾卑斯山經里昂南流的隆河(Rhone),在普羅旺斯附近分為兩大支流,然後注入地中海。
|
more... |
|
|
卡爾龐特哈
卡爾龐特哈(Carpentras)這座中世紀的古城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這個傳統市場是馮杜山區的貨物中心,特別是珍貴如黃金的「松露」(Truffles)交易中心,早上逛卡爾龐特哈市場是一種享受,剛出土新鮮蔬果的清新香味與沾染塵露的花卉佈滿整個市集,還有極有特色的手工藝品,如藤編的手提袋、後背包(這是當地家庭主婦買菜的菜籃)。
|
more... |
|
|
亞爾勒
在亞爾勒古蹟博物館內原有一尊維納斯的雕塑,因為法國路易14當時要求亞爾勒把維納斯雕塑送往巴黎的羅浮宮,但這尊真品維納斯被送走後,從此就沒有回來過了,這件奪取無價之寶的事件是亞爾勒人心中永遠的痛。
|
more... |
|
|
艾克斯
艾克斯曾經是普羅旺斯地區的首府,距離著名的蔚藍海岸僅35公里,從12世紀開始就是法國南部政治、經濟及文化藝術的中心,清新浪漫的優雅氛圍和細緻豐富的藝術氣息,使艾克斯成為世界各地的文人雅士和遊客所喜愛和嚮往的旅遊城市。
|
more... |
|
|
聖托培茲
沿著港灣,上百艘高級遊艇一字排開,而綿延海岸線的別墅群,每幢價值動輒上億元,聖托培 (St Tropez) 被譽為「黃金度假港」,一點也不誇張。這裡的有錢人,可以說把「撒大錢」的哲學發揮到極致,市井小民來到此地,絕對能從此對「揮霍」二字有更具體的認識。
|
more... |
|
|
蒙頓
走進蒙頓,會讓人有如回到時空隧道,羅馬、法國、義大利,不同的文明遺跡構成這個城市的印象。蒙頓由羅馬人建城,12世紀的時候由來自熱內亞的凡多(Vento)家族統治,1346年,蒙頓成為摩納哥王室格里馬迪家族的資產,從此之後,蒙頓的歷史就和摩納哥共進退。
|
more... |
|
|
鷹鷲村
位在地中海岸700公尺高斜坡上的艾日,是蔚藍海岸最美麗的小鎮之一。艾日在西元前500年就有建城的歷史,卻到了1860年才被納入法國領土,因它居高臨下絕佳的戰略位置,使它在歷史上陸續成為摩爾人和土耳其人侵略的目標,中世紀的艾日屬於摩爾人(Moorish)所有,從1388年開始被薩瓦王室(House of Savoy)統治,並曾在1706年被路易十四(Louis XIV)攻破城池,城堡也因此被毀。
|
more... |
|
|
葛拉斯
香奈兒5號(Chanel No.5)、克莉絲汀˙迪奧(Christian Dior)、羅佳斯(Rochas)這些名聞國際的香水,就是出自葛拉斯這個小鎮。倚山傍海的葛拉斯,溫和的氣候非常適合製作名貴香水的花卉生長,如玫瑰、茉莉和紫羅蘭,在1975年的極盛時期,本地擁有2,200個花農,雖然後來法國香水工業轉以製造人造香味為主,花農數量大不如前,但葛拉斯還是穩坐世界香水首都的寶座。
|
more... |
|
|
卡納-須-梅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法文的「sur-Mer」是「在海上」的意思),卡納-須-梅就是一座起起伏伏的臨海山城。建在丘頂上的卡納古城歷史可追溯到11世紀,不過今日所見的城牆遺跡,則來自14世紀格里馬迪家族(Grimaldi)的建設,格里馬迪家族,也就是今日摩納哥公國(Monaco)的王室政權,在中世紀時期掌控了多數地中海的沿岸城鎮。
|
more... |
|
|
科西嘉島
科西嘉島(科西嘉語:Corsica;法語:Corse),地中海上四大島之一,法國最大島嶼,處於義大利西方,法國東南部及薩丁島的北方。氣候為地中海式氣候。 科西嘉島原屬熱那亞,1768年被法國侵略。它現在是法國的大區(région),面積約8,682平方公里,有25萬人口。
|
more... |
|
|
隆河(羅納河)
羅納河源於瑞士瓦萊州海拔1753米的聖哥達峰羅納冰川的融化. 在馬蒂尼附近,羅納河水流變急,並成為一條向西南方向流過冰川峽谷的大河。其後,羅納河向西北流出阿爾卑斯山脈並投入日內瓦湖(法語:萊曼湖)。日內瓦湖以平均每秒570立方米的速度[1]向法國境內輸出水流。
|
more... |
|
|
里昂
羅馬人於西元前43年建立了里昂,作為當時三高盧羅馬行省的首府,此後不論在歐洲的政治、文化及經濟發展上,里昂都持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今,里昂獨特的都市性城市結構以及遍布歐洲各時期、極為細膩的歷史性建築,皆為里昂悠久歷史的最佳見證人。
|
more... |
|
|
霞慕尼
霞慕尼(Chamonix)是法國東南方接近瑞士與義大利國界的一個山中小鎮,處於上薩瓦省的勃朗峰(Mont Blanc)山腳下,常住居民約9830 人,為歐洲知名滑雪勝地,一般遊客攀登勃朗峰起點。
|
more... |
|
|
安鍚
在法國隆河-阿爾卑斯區(Rhône-Alps),被瑞士和義大利上下包圍的這一塊地方,稱作「薩瓦省」(Savoy),並分為上薩瓦(Haute Savoie)和薩瓦(Savoie),自古就受到南方普羅旺斯的影響,至今這些薩瓦人仍保有自己的傳統和語言,在上薩瓦區的安錫和伊芙(Yvoire)都可以找到他們的文化遺跡。
|
more... |
|
|
普羅旺斯
普羅旺斯(Provence)是古羅馬的一個行省,現為法國東南部的一個地區,毗鄰地中海,和意大利接壤。從阿爾卑斯山經里昂南流的隆河(Rhone),在普羅旺斯附近分為兩大支流,然後注入地中海。
|
more... |
|
|
卡爾龐特哈
卡爾龐特哈(Carpentras)這座中世紀的古城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這個傳統市場是馮杜山區的貨物中心,特別是珍貴如黃金的「松露」(Truffles)交易中心,早上逛卡爾龐特哈市場是一種享受,剛出土新鮮蔬果的清新香味與沾染塵露的花卉佈滿整個市集,還有極有特色的手工藝品,如藤編的手提袋、後背包(這是當地家庭主婦買菜的菜籃)。
|
more... |
|
|
古羅馬大劇院
早在西元前43年,古羅馬人就在里昂建成了豪華的大劇場。西元2世紀時,劇場空間內增加了11000個座位,可見當時劇場演出的盛大景象。如今,里昂的考古學者幾經研究,重建了當時可以增進音響效果的舞臺結構,其等比例縮小模型展示在博物館中。
|
more... |
|
|
嘉德水道橋
西元紀元後不久,水道橋便已建立完成,以便讓尼姆地區長達50公尺的渠道得以跨越嘉德河。水道橋三層式的建築架構,高度近乎50公尺,最長的兩端點達275公尺;負責設計水道橋的羅馬建築師及水利工程師們不僅在建築史上寫下新的一頁,還留給世人珍貴的藝術傑作。
|
more... |
|
|
湖濱公園
圍繞著安錫湖的大片公園和草地,是整個安錫城最吸引人的地方,公園橫跨了瓦思運河(Canal du Vasse),河上有座知名的愛之橋(Pont des Amours),運河旁停滿了小巧可愛的船隻,和湖上的風帆、天鵝互相輝映,沿著湖邊跑步、閒晃的人們,將城市的休閒感拉到最高點。
|
more... |
|
|
小島宮
舊時的安錫和義大利的威尼斯一樣,沿河蓋滿了房舍,直到19世紀安錫擴建才將臨河的房屋後推,留出了河邊通道。之後由於跨河的橋上房屋時常發生危險,才將其全部打掉。
|
more... |
|
|
里昂老城
里昂的老城區位于索恩河的右岸,古時是漁村,15世紀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絲織品產地之一,17世紀曾是法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如今,這裏仍然保存著許多15到17世紀的古舊建築,許多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及古典式的房屋彼此相連,橙紅色調,極具特色。
|
more... |
|
|
梅婕芙
梅婕芙MEGEVE是國際馳名滑雪渡假勝地,每年吸引大量不惜千里而來的渡假者。梅婕芙位於白朗峰附近,景觀壯麗,擁有頂尖的滑雪場,滑雪道有三百公里長,也是巴黎人最愛的賞雪小村和最好的滑雪渡假村,擁有完備的設施,和許多高級的旅館和餐廳,因風景幽美無與倫比,因此到處都是明信片上能看到的小木屋,有幾個精緻的小教堂,中午過後,街道不准行車只許馬拉雪撬行走及行人往來。
|
more... |
|
|